【核心提示】
内江高新区以白马组团为核心园区(高新西区),以高桥组团为高桥园区(高新东区),以隆昌经济开发区为隆昌园区(高新南区),建成区面积近期达到51平方公里、中期达到84平方公里、远期达到120平方公里。
高新区核心区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含仓储)等产业,打造“川南硅谷”;高新区高桥园区要加快形成以电子商务、科研机构、企业总部、高校等为支撑的产业群体,建设“川南中关村”;高新区隆昌园区要逐步形成以高端制造业、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努力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通过高新区“一区三园”的发展,带动全市各类园区创新发展。
(记者 刘小玲)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全市人民关注的内江高新区昨日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高新区全面建设的大幕。5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动员全市上下加快推进内江高新区建设,掀起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高潮。
市委书记彭宇行为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授印、授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授印、授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宾,市政协主席陈宗淑等出席;市委副书记任晓春宣读内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任命文件;内江高新区、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县和内江经开区分别作表态发言。
会议明确了内江高新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白马组团为核心园区(高新西区),以高桥组团为高桥园区(高新东区),以隆昌经济开发区为隆昌园区(高新南区),按“一区三园”方式加快推进,逐步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努力使建成区面积近期达到51平方公里、中期达到84平方公里、远期达到120平方公里,努力把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高端人才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确保2014年建成省级高新区,2015年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力争2016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彭宇行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建设高新区,是内江落实中央和省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要把高新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切实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建设高新区,是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抉择,要把高新区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内江经济“升级版”。建设高新区,是打造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抓手,要以开放的思想、全新的理念和一流的标准推进高新区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未来内江城市发展的金名片。总之,建设高新区,是市委、市政府着眼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内江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关系内江长远发展的大事。
彭宇行强调,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加快内江高新区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高新区作为内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把内江高新区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把科学规划作为龙头。要准确把握高新区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和功能分区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在制定规划中,首先,眼界要宽,学习借鉴其他地方高新区规划建设经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体现特色性、针对性。其次,起点要高,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机构和专家学者制定高水平的规划,体现前瞻性、引领性。第三,衔接要好,加强各项规划与城市总规、控规等的衔接,统筹处理好高新区与内江经开区的产业衔接等关系,体现科学性、统一性。
——把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作为先导性工程。要围绕“七通一平”,加快推进以道路、水电、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考虑生活配套的需求,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服务设施,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争取尽快看到变化,取得更多实物量。
——把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在产业的培育发展过程中,既要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要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高新区核心区是全市的科技孵化中心,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含仓储)等产业,打造“川南硅谷”;高新区高桥园区是高等教育园区,要加快形成以电子商务、科研机构、企业总部、高校等为支撑的产业群体,建设“川南中关村”;高新区隆昌园区是机械汽配、食品医药等产业集聚区,要逐步形成以高端制造业、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努力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通过高新区“一区三园”的发展,带动全市各类园区创新发展。
——把科技体制创新作为强大动力。要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主阵地的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重点引导企业加快建设和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紧密的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同时,要不断完善创新载体体系,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和大学生等个体创业者提供场地;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把人才队伍作为重要支撑。要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和扶持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创办科技型企业。要大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提升专业人才技能。要把高新区作为干部培养的主战场和人才成长的摇篮,在加快推进高新区建设中锻炼成长一批干部。
彭宇行强调,高新区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市上下要排除一切干扰、调动一切力量、战胜一切困难,要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举全市之力推进高新区建设。
一要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合力。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要发挥总揽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内江高新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高新区管委会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市县(区)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
二要破除瓶颈,强化要素保障。在着力解决好水、电、气等要素保障的同时,要突出做好土地和资金保障,着力用市场的办法来整合资源、推进建设。同时,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促进项目尽早开工。
三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优化政策环境,增强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高新区建设。
四要落实责任,加强目标督查。要进一步明确高新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以及时间节点,把各项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真正做到问题有人解决、措施有人施行,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在家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内江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内江高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成员,有关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包中强龚正文/图提及根雕,今年53岁的张吉生总有说不完的话:“我有一间屋子,里面堆满了各类根雕,包括‘腊梅\’、‘孔雀\’、‘仙鹤\’等等,我收藏的比较大的根雕需要8个人抬……...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