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拼命三郎”与他的葡萄园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6-16 02: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实习生朱怡雨文/图

近日,在隆昌县山川镇农技中心主任范贤亮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三龙村的一片葡萄园。园主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为“拼命三郎”的黄传明——三龙村8组村民。他对葡萄园的热爱,令笔者震惊。

采访时,碰到黄传明在园里用喷雾器喷药。“趁着太阳大,必须抓紧时间喷药,不然效果不好。稍等一下,我把药喷完了就出来。”黄传明说。在园里绑枝条的工人告诉笔者,黄传明最近特别忙,因为葡萄要成熟了,活路多。

瘦高个子,说话语速较快,做事麻利——这是黄传明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 外出打工挣钱“养工人”

葡萄园建起6年了,以前收入不可观。去年,黄传明狠下心来,到外地去打工。

安装天然气管,一个月挣一万多元,还包吃住。干了半年多,他抱着挣到的近10万元钱回村,居然用来支持葡萄园的发展。

“既然在外地打工收入高,为何不坚持?挣到的钱为何不另辟蹊径?”笔者连续问了两个问题。

黄传明想了想回答:“打工无论工资有多高,总没有那一种成就感,外出打工的动力就是想多挣些钱,回家发展葡萄园,发展葡萄园是我的理想。”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黄传明回村后一刻未停歇,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他先后到成都、重庆、浙江等地参观学习别人种植葡萄的先进经验,发现了自己葡萄园的很多问题,柱子、排水沟、植株高度等都需要调整。

“去年这个时候,园里很多叶子发黄了,结的果子不大,产量不高。”他说,去年的葡萄,一元一斤、三元一斤都在卖,收益不好。

黄传明多次请成都有关专家到园里现场指导,并研究地势、配药、测土壤,有效防止了病虫害发生。

自从他开始重视科学种植后,产量有所增加,今年预计亩产3000斤,市场价估计每斤6元,亩产值1.8万元,园里30亩地收入将非常可观。

●结合实际创新出特色

按理说,有了专家的指导和别人传授经验,大丰收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黄传明精益求精,他在详细研究外地种植的各方面条件后,还吃透了自己葡萄园的情况,并想办法重新规划。

他介绍,成都的葡萄植株呈笼子状,而浙江地区则升高了植株。“我的葡萄园在河边,很容易被水淹,浙江的做法更适合我。”

笔者看到,黄传明的葡萄园排水沟是南北走向,这会直接影响低矮处的葡萄挂果质量,而且容易传播病菌。他打算从园中间开主沟,并把水位降低,由肥料控制,让果子提前成熟,不受雨季洪水的威胁;在挂果上,每一株一般留10~12根丫枝,但为了果子更大更有营养,他只留8~10根。

隆昌6~7月份正是洪水季节,在多次被淹后,黄传明想到了利用套袋的方法,错开销售高峰期。

忙着绑枝条的工人朱其芳告诉笔者:“看到他(黄传明)那么费心地管理,我们干起也有劲,相信他能干出名堂。”

新闻推荐

隆昌交警组织开展异地交叉酒驾专项整治

(彭剑勇实习生朱怡雨)按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6·11”异地用警、交叉执法查处和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通知要求,隆昌县交警大队认真落实,积极组织警力,全力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月11日晚...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拼命三郎”与他的葡萄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