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朱怡雨文/图
金龙、蓝龙,处处展现祥瑞美好;活力、实力,笔笔勾勒远景蓝图。今年的龙舟节,因为有隆昌展示的舞龙节目而增添浓浓的节日氛围。5月30日,内江第五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正式开幕,活动现场,文艺节目和龙舟比赛穿插进行,精彩的表演和比赛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现场:
开幕式节目精彩纷呈
蛟龙翻滚腾跃,伴随着音乐,第一个节目《舞动甜城》亮相。水鼓舞者中间,蛟龙跟随绣球腾跃穿插,随后身穿红色大裙的老年舞者上场,大裙翻飞,摇曳多姿。
开幕式节目由市中区和隆昌县文体广新局联合演出,表演中,站腿、躺地、高塔舞龙、K式舞龙……两条金龙和蓝龙赫然醒目,在舞台中间,表演着各种动作,为龙舟比赛造势。
随着蛟龙翻滚,观众席上的“长枪短炮”咔嚓咔嚓地记录下每一个镜头;当两条龙摆出高塔造型时,现场顿时欢呼起来,掌声不断。
“好啊!”正对主席台坐着的观众张志林顿时从座位上弹起来,双手不停地鼓着掌,他由衷地说,“隆昌的舞龙节目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精彩。”
彩排:
一波三折有失水准
5月22日上午,文艺节目进行了第一次着装彩排。为了这次彩排,舞龙的带队老师黄娟一大早便马不停蹄地从隆昌赶到内江,可惜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灰蒙蒙的天气给队员们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雾霾。
“不敢做大动作,地上有水,十分滑。”黄娟说,两队的队员只能简单地走场,什么造型都没施展。
27号是第二次彩排,也是表演前最后一次上台彩排。由于上次的遗憾,每个节目都很珍惜当天的彩排机会。
可是,那天的雨下得更大,根本无法上台表演。但是队员们坚持熟悉场地,一上台就摔倒了四五个。“当时吓得我心惊胆战。”黄娟说,主要是因为这次队员的特殊性。
两条龙需要23名队员,“他们均在16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担心一不小心伤到身体。”黄娟说,两次彩排都一波三折,队员信心受到影响,我也为开幕式表演多了些担忧。
表演:
互帮互助顺利完成
班长曹勇就是彩排中摔倒的其中之一,他告诉笔者,他负责举龙珠,一上台小跑了几步,就摔伤了手臂。
对于这些队员来说,上大型舞台表演舞龙节目是第一次。紧张、兴奋、激动是他们在表演完时的共同感受。“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观看舞龙。”队长张诚华说,当天能顺利地完成表演,全靠队员们平时的互帮互助。
他们介绍,舞龙需要腰力和双手的力量均匀,跟上音乐节奏,他们平时自发组织拿着龙训练,加强训练度,提高身体素质;K式动作和站腿因为需要队员配合,所以增加了表演难度,“我们先让队员靠墙,把他扶上去,再慢慢脱离,底下的队员时刻注意肩上队员的安危,给他信心,让他放心表演。”在训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熟练地完成了这些动作。
队员们追求完美,在比赛结束后,再次表演了K式动作和高塔动作,弥补了遗憾。
传承:
大力弘扬舞龙文化
今年,隆昌县为了弘扬舞龙精神,将城关职业中学设为舞龙基地传承学校,专门开设舞龙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舞龙技能。这次的表演就是从高一年级选拔出来的学生。
隆昌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鄢志刚介绍,舞龙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省开设了各种传承学校100多所,而隆昌开设的舞龙基地传承学校是内江第一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对弘扬舞龙文化有很大的作用。
“参加了这次表演,对舞龙有兴趣吗?”面对笔者的提问,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有,我们会传承下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闻推荐
(钟文德)“没想到,县委、县政府会将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向我们普通群众公布,并且公布得这么详细。”日前,隆昌县响石镇居民张黎波在观看了隆昌县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十项规定成果展后...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