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仁胜
他当村支书1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多元增加到近万元;
他当村支书10年,先后引进17家企业落户村里;
他当村支书10年,村里基础设施得到巨大改善;
他当村支书10年,邻村的人都希望他来兼任……
在隆昌县响石镇喜神村和老林村,提起联合党支部书记伍跃方,村民无不连声称赞。他所在的村支部年度考核始终名列响石镇前三名,本人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他以为民造福的满腔热情赢得了村民的尊敬。
“村里要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
7月3日下午,记者见到隆昌县响石镇喜神老林联合党支部书记伍跃方时,他刚和一位客商洽谈完村里流转林地的事情。“有位老板想到村里承包1000亩林地,这将是村里接的又一个大单!”谈起“做生意”,74岁的老支书精神抖擞,浑身是劲。
上世纪90年代的喜神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山高坡陡,人均耕地不足0.3亩,村民年人均收入仅1000多元,村民渴望致富愿望强烈。
在带领村民改善交通条件之后,伍跃方经过全面分析和深入调查,结合村里资源提出了“靠山吃山”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矿石产业。
伍跃方积极动员创业人士曾大全回村开发矿产资源,经过两年苦心经营,矿石场年均收入达到70万元,为全村的矿石产业开了个好头。
接下来几年,通过伍跃方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村里先后引进塑料加工厂、洗煤厂、矿石厂、水泥厂等17家企业。村内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140人,年均总收入达110万元,并带动运输业发展,全村18个个体运输户户均收入达10万元。
在工业得到极大发展之后,伍跃方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生猪、水禽、蚕桑、稻鱼、水果、麻竹”六大产业,促进本村农业发展,形成了“工农并进,花开并蒂”的局面。
在当联合党支部书记时,老林村的村民质疑:“凭什么让外村人来带领我们干?”伍跃方拍胸脯承诺:“一年时间,如果村里没发生大变化,我主动辞职!”
接下来的时间,修路成了伍跃方为村里干的第一件大事。
在费尽口舌让村民筹齐修路资金后,伍跃方又“跑步进城”,找到多名发展得好的朋友亲戚捐款修路,募得13万余元。
在村民大会上,当伍跃方把13万元现金摆在桌上,挨家挨户按比例返回村民自筹的修路款时,台下爆发出持续5分钟的热烈掌声。不少村民激动地喊道:“伍书记好样的!”
“干部要当好,就得待民如亲”
“当村干部的,只有把村民当做家人来爱护,才能赢得大家的支持。”这是伍跃方经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始终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现状。
喜神村2组村民葛某和郑某的爱人都患有疾病,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伍跃方了解情况后,用自家房产证为他们办理了抵押贷款,筹集到3.5万元的治疗费。在两个病人痊愈后,他又把两家人带上手工花编织致富的路子。此后,两家人逢人便说:“伍书记救了我们家,子子孙孙都不敢忘记他的恩情!”
村民梁某的两个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几度欲辍学,伍跃方慷慨伸出援手,资助孩子读书,圆了两个学生的读书梦。
2007年“7·09”特大洪灾爆发时,地势低洼的喜神村和老林村成为重灾区。伍跃方第一时间组织疏散群众,抢险救灾时摔伤了腰,却不顾众人劝阻,坚持在救灾一线忙碌。在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后,他自家的财产却受到很大损失。他说:“舍小家为大家,我那点财产算不了什么。”
新闻推荐
(钟发珍)经县财政组织、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2014年,隆昌县共争取到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1050万元,将全部投入响石、圣灯、胡家等9个镇(街道)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此笔资金将专项用...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