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明
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隆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隆昌教育事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教育整体水平名列全市前茅,部分工作步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教育工作优秀组织团队”、“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先进集体”、 “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先进资助单位”、“四川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试点县”、“四川省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试点县”、“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连续三年评为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已经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并达到优秀级水平。
隆昌教育秉承“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奋力打造高中教育品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力发展学前教育、努力发展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路,全县教职员工以昂扬的斗志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突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职前职后教育前后衔接,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连续三年办学效益凸显,形势喜人。
学前教育基本形成城乡覆盖体系,幼儿教育集团化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现有公办幼儿园20所、民办幼儿园158所。基本形成“以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的覆盖城乡、多元办学的体系。全县在园幼儿22911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3.00%,三年入园率达到87.52%。特别是2014年9月,莲峰幼儿园、黄家镇幼儿园、迎祥镇幼儿园新建三所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该县学前教育的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由基本普及向基本均衡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转变。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56所、九年制学校5所、单设初中20所、民办九年制学校2所。三残儿童、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由2005年的92.9%、99.98%、98.63%上升到2013年的99.6%、100%、99.27%,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由2005年的0.40%、2.61%下降到2013年的0.01%、0.7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已经基本达到省检和国检标准。各项指标已经进入全市的先进行列。
普通高中进入稳定发展期。高中教育进入稳定发展期。形成了以隆昌一中省一级示范高中、隆昌二中省二级示范高中、隆昌七中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办学新格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为10695人,毛入学率达到73.16%。高考质量稳中有升,2014高考:一本上线272人,比上年增加66人,增幅达32.04%,上线率6.91%,县区排名第一;本三上线1477人,比上年增加29人,上线率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以原隆昌幼师为龙头、城关职中为骨干、民办职中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城关职中高2014届57名同学参加职教师资班及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2人上重点本科线,27人上专科线,本、专科上线率达51%。代表内江市中职学校参加四川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两项省三等奖。其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成功创建成为省级重点专业,中职学校办学基础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高等教育强势推进。2014年3月隆昌幼师成功升为川南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特别是2014年9月已经招收第一届全日制专科学生,开启了该县高等教育新时代,标志着隆昌县教育从幼儿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系统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建立以特教学校为示范,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以普及和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高特教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健康、协调发展。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深刻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抓立德树人教育,扎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该县学生郑宇桥代表内江市参加“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讲故事大赛,获全省第一名,并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比赛获三等奖。隆昌县编制的“童心向党”歌咏节目、“中华经典诵读”节目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四川电视台等媒体播放。隆昌一中大型诗歌朗诵《少年中国说》代表内江市参加2013年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语委共同举办的四川电视台《2013年全省中华经典诵读会》的演出,成为精选的四个成品节目之一。在由共青团中央、语文报社主办的“我的中国梦”全国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中,汪凡秋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徐方园等四名同学获省一等奖。成功举办了全县少先队主题活动现场观摩活动和经验交流会。
二是抓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隆昌一中等四所学校通过内江市“阳光体育示范校”初评。大南街幼儿园等两所幼儿园获评四川省体操示范园。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学生体质显著增强。2014年,在内江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隆昌第一中学代表队获高中A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隆昌第一中学、隆昌县第一初级中学囊括了初中两个组别的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以教师为主的龙舟赛队伍夺得全市第一。
三是抓学生特长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2—2014年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市级一等奖138件、二等奖264件、三等奖244件。参加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获194个一等奖,307个二等奖,470个三等奖。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2—2014年全县共投入7.2亿元,新(改)扩建校舍园面积22.5万平方米,新(改)建运动场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2.8万平方米,新(改)建教师周转房96套。莲峰小学、幼儿园,黄家镇、迎祥镇幼儿园等大批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总投资8300万元配备教育信息化装备,建成 “班班通”多媒体教室1055间,计算机教室95间,教师电子备课室83间,视频会议教学教研系统32套,购置电脑5540台。今年还将投入2000多万元,配实验设备、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设备。
教师待遇和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全面实施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兑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3%、97.8%、91.9%;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学历(含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比例分别达到73.0%、66.5%、16.9%。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体适应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教育科研更加深入,科研成果进一步扩大。省市科研课题立项数量名列全市第一,2012—2014年内江市获省级课题立项21项,其中隆昌8项,占立项总数的40%。科研成果成绩突出。内江市政府第五届教学成果奖60项,隆昌县共有13项获奖,占全市总数的22%。其中,一等奖占全市38%。同年,在四川省政府第五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全内江市共有6项获奖,隆昌县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两个等级的获奖比例均居全市第一。
助学体系全面覆盖,教育资助更加惠民。全力推进栋梁工程扶贫助学活动,三年来,共为953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来自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捐助的361.77万元现金资助,同时为248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564.18万元,充分发挥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扶助贫困大学生主渠道作用,为贫困学子顺利迈入大学校门提供了有力保障。隆昌县教育局资助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先进资助单位。
强化校园“三防”建设,校园安全整体提升。2014年为确保师生安全,强化校园“三防”建设。安排资金241.2万元,对49所校园全面排危;投入资金69万元,对全县校园配备钢叉、警棍等安防器材;投入资金30万元,对公路沿线学校安装交通标牌121块,减速带720米;投入资金400余万元,为全县学校、幼儿园配备专业保安人员180名。投入资金120万元,增设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350套。投入资金50万元,对全县学校、幼儿园食堂安装燃气报警系统66套。
深入务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抓好教育“十大重点”工作,积极推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一是实施“安居工程”,建设教师周转房96套。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完成了6个镇1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验收。三是整顿“师德师风”,杜绝城区教师在学校补课行为。四是强推“轮岗交流”,开展学校重要岗位干部的轮岗交流活动和教师支教活动。五是建设“书香校园”,引导教师、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六是评选“最美教师”。七是开展“百名校长访教师,千名教师访家长”活动。八是举办“校长论坛”,第一期就组织7名校长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全县教育系统干部面前谈管理理念、述发展思路、说措施办法。九是打造“高效课堂”,组织特级教师上高质量的示范课。十是牢筑 “平安校园”,隆昌县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安全交叉检查中获好评。
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志存高远的隆昌教育人将以此为新起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安全为重、质量为生命线,努力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内涵办学之路,努力实现学前教育领先、义务教育均衡、高中教育优质、高等教育知名,逐步实现教育法制化、均衡化、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好让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隆昌发展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新闻推荐
(罗吉淑)国庆大假即将来临,隆昌县黄家镇近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早宣传、早安排、早落实,确保群众过上一个安全放心的节日。该镇印发典型案例资料和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22...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