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映丽
刘明会是隆昌县古湖街道金华路社区及望城村的社区民警。“踏踏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警。”这是他恪守的信条。
服务群众倾注满腔热情
刘明会所管辖的金华路社区及望城村常住户有3000多户,常住人口近万人。该责任区拆迁安置房较多,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娱乐场所也较多,是治安较复杂的地区。为深入了解辖区内的状况,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坚持每天去转一转。
“有事就打我的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在金华路社区和望城村,几乎每户群众家里都有一张刘明会送上的“警民联系卡”,每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他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
为了方便与居民联系,刘明会还在小区及警务室设置了“警民联系牌”“警民联系箱”等。时间久了,群众遇到急事、难事都爱找他,有什么情况都会主动向他反映,他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一次入户调查时,刘明会发现户主老王的儿子户口簿上的名字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不符,于是耐心讲解办理更名手续所需材料和程序,随后几天以最快的速度帮老王的儿子办好了更名手续。
刘明会认为,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要有诚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愿意与民警打成一片,与民警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
加强防范构建安全网络
作为社区民警,16年来,刘明会的足迹遍布辖区内每个角落,他无数次走访辖区内每家每户,做到了“地形熟、门户熟、人口熟”。在熟悉情况的基础上,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社区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刘明会与社区干部一起,选派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居民担任治保小组长,在社区组建了一支由治保小组长、居民楼院门卫组成的30余人的治保积极分子队伍,重点做好守楼护院工作。
通过组织开展住户联勤、商铺联勤,帮助指导各单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深入挖掘社区防控资源,构筑起以群众自防为主的安全防范网络。同时,切实管好用好“4050”专职巡防队伍,他经常带领巡防员开展街面和居民小区的治安巡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防性案件发生。
目前,刘明会管辖的社区盗窃机动车辆、自行车和入室盗窃等发案率高的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群众的安全感普遍提高。
刘明会每周挨户进行消防检查,宣传消防法规,督促责任区内单位、店主、住户消除隐患,在他的严格监督管理下,社区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据统计,2014年金华路社区共受理行政案件37件,其中调解23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0%,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耐心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在同事心目中,刘明会是一个调解能手。以大走访、警民亲活动为载体,在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他综合运用各种办法,针对信访案件、民间矛盾纠纷,认真排查化解。对于现场能调解的,当场进行调解;对调解难度较大的,做细工作,跟进调解,防止了矛盾激化,防止了一般性民事纠纷转化为案(事)件,做到了“大的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小事及时解决、矛盾纠纷不上交”,促进了社会和谐。
2012年6月,辖区内有两姐妹与一对摆地摊的羌族夫妇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抓扯,羌族夫妇称被打伤,住进隆昌县人民医院,当天晚上羌族夫妇召集20余名藏羌族人员来到派出所。为避免事件升级引起民族矛盾,刘明会立即牵头组织双方到派出所进行调解,经过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维护了社会稳定。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甘做社会矛盾‘减压阀\’,甘当乐于奉献的‘和事佬\’。” 刘明会笑着道出自己工作法宝:“最重要的是用耐心和智慧化解各种矛盾。”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朱怡雨文/图骏马辞旧岁,玉羊迎新春。在青山绿水间搭一个舞台,将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送到百姓面前。1月14日至15日,由隆昌县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体广新局、司法局、卫生...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