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车轮铿锵,风笛高唱,我们奔驰在江河大地上;矿山油田,村镇城乡,纵横祖国运输忙……”伴随着节奏明快的歌声,飞驰的列车“掠过”沿途一路风光。
近日,一部1小时零7分钟的《成渝铁路》纪录片在网络走红,从3月1日放置于腾讯视频到现在,短短20天播放量已达2572次,这部集文字资料、音乐、配音为一体的纪录片,出自隆昌县一名中学生之手。
日前,记者采访了纪录片拍摄者——隆昌一中高二学生刘洋。在刘洋的房间,记者看到,房内摆放着火车模型、道具、轨道线包括“浓缩”的火车站模型,让记者大开眼界,就连床头都做成了“内江—重庆”5611次列车车牌样式。
“这些模型,全是我从商店买材料自己制作的,接上电源后,火车就沿着轨道启动滑行。”刘洋揿下电源开关,拿着摇控器现场演示。
谈及如何想到拍摄制作纪录片时,刘洋说:“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火车司机,对铁路有特殊感情。”
小时候,刘洋的爷爷在界市镇当乡村教师,每次爷爷到县城,他都要缠着爷爷带着他去看火车,飞奔的列车发出的轰隆声响和鸣笛声,成了他童年美好的记忆。
去年,成渝高铁在隆昌县界市镇设站。今年,成渝高铁即将通车,承载了刘洋儿时梦想的成渝铁路将逐步淡出人们视线,“我决定把这段铁路以后拍摄下来,以留着纪念。”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同学曾玉槟后,两人一拍即合。刘洋到界市镇的亲戚家里,借了一部DV机开始行动。
高中学习紧张,他们只能利用假期拍摄。2014年5月1日上午,刘洋和曾玉槟一道,邀约几名车迷到隆昌火车站。当他们把想法告诉车站工作人员时,由于当时是假期,客流量大,工作人员婉拒了他们进站的请求。
“首战出师不利,怎么办?” 刘洋不甘心,他带着小伙伴沿着铁路,从隆昌一直徒步到石燕桥镇和李市镇车站,一路上,他用DV拍摄的同时,还了解了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
之后,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刘洋徒步或骑车把成渝沿线的风光拍摄下来,为拍到更多的一些站点,他就选择坐火车沿途跟拍。
“看到他被太阳晒得黝黑,做父母的有点心痛。”刘洋的母亲王永华说,“回到家后,他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专心制作编辑片子。”
有一次,为了拍摄火车呼啸而过的镜头,刘洋把DV机放置在轨道中心,开启自动拍摄按键。“火车经过的气流把机子掀翻了,拍摄好几次才有满意的效果。”刘洋笑着说。
经过大半年的辛苦拍摄,今年2月17日,刘洋完成了全部拍摄。“当天晚上,我特意选择到隆昌棉纺厂一处视野开阔的小山坡上,拍摄从重庆开来的K9470次列车经过的画面,在晚霞映衬下,截取到一个很美的收尾画面。”
经过10天的后期编辑校对,2月27日,《成渝铁路》正式完成。“我把视频发给一个哈尔滨的网友,请他配音,让他根据内容场景来解说,没想到他把椑木镇的‘椑\’字认成了‘陴\’字。”刘洋笑着说。
3月1日,《成渝铁路》纪录片正式上网,网上反映热烈,网友看后纷纷点赞。
“下一步,我将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拍摄内昆铁路的纪录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内昆铁路沿线的新变化。”刘洋说。
新闻推荐
彭宇行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顺应广大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 加快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杨松柏主持 任晓春总结部署相关工作
(记者王征)现代旅游业,是内江市重点发展的新兴先导型服务业。3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回顾2014年全市旅游工作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推动各级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