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挂职经历,让我接地气、长本事,学会沟通和理解,懂得努力和珍惜。”5月5日,挂职锻炼干部、隆昌县发改局副局长杨武深有体会地说。
2014年7月,隆昌县从机关事业单位、镇(街道)选派55名年轻干部(其中市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4名),通过上派、下挂等形式,进行多岗锻炼、经历补缺、提升素质。
近一年时间,挂职干部在各自岗位,以项目招商、拆迁建设、信访接待、矛盾调处等为阵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组织、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沈建:
迎难而上解决发展难题
“在基层,通过与群众零距离相处,真心付出总是有回报。”挂职石燕桥镇党委副书记的沈建说道。
在石燕桥镇桐梓园村,沈建通过走访调查,提出了集群发展油菜、油茶种植加工包装特色产业等发展思路;协调资金4万余元,解决村级活动室阵地建设;协调资金86万余元,帮助400余户农户农网改造;协调资金60万元,加强了桐梓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魏东:
制定规划发展农业产业
在界市镇石佛寺村,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老百姓致富心切,却苦于有想法没办法;年轻人有创业热情,却无资金、少技术。怎么办?
挂职界市镇党委副书记的魏东,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他帮助村两委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建立村级电子阅览室,订阅报刊杂志,邀请水产养殖专家和林业种植专家进村现场培训、示范指导……
如今,石佛寺村已发展水产养殖1000亩、花卉苗木500亩、莲藕种植800亩,基本形成水产养殖、花卉苗木、莲藕种植三大基地,带动五里、蔡家滩、槽房等7个村产业发展。
说起石佛寺的变化,村支书杨家林对魏东赞不绝口:“年轻人,有闯劲,肯实干,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
杨武:
敢打硬仗处理矛盾纠纷
去年,刚到县发改局,面对新岗位和陌生的业务知识,杨武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同事多请教,多学习。”
他与同事们一起,为解决成渝客专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重建、农民工工资保障等问题,不辞辛苦;他协调处理兰成渝输油管道与川南幼专排污管沟的矛盾纠纷,任劳任怨;他组织相关部门验收2012年以来中央投资通村公路、稻鱼工程等项目,调查和纠正县内各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的乱收费现象。
马光永:
忘我工作受到同事好评
“组织部门是党建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务繁重、程序严谨、文字材料要求高,在机关锻炼,不仅能增强党性修养,还能培养‘敢打硬仗\’的务实作风,提高自身素质。”挂职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副科长马光永感慨道。
“5+2”、“白加黑”,忘我工作,他起草的领导讲话、文件汇报等材料,深受领导和同事好评,2014年度考核,他被市委组织部评定为优秀等次。
蒋府宏:
转变作风 为群众办实事
脸黑了,人瘦了,但作风变了,思路宽了,人更有精神了。挂职胡家镇党委副书记的蒋府宏说:“为群众办事要带真心,每当看到群众满意的表情,我的心就踏实了。”
在胡家镇,蒋府宏积极协调解决黄金村旅游环线至白水桥3公里公路硬化的资金难题,并为村上添置办公设施和健身器材。
马晋川:
身临其境赢得群众信任
挂职李市镇党委副书记的马晋川,在镇上分管政法工作,300多个日夜,他直面上访户的纠结诉求,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
“身临其境,才能知甘苦”,工作中,他没有怨言,全身心投入,换位思考、推心置腹,用体谅、关怀、沟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理解。
隆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学兵说:“建设幸福美丽隆昌,需要大批年富力强、富有朝气、勇于开拓创新的年轻干部,选派年轻干部到发展一线、民生一线、稳定一线,就是希望他们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为隆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新闻推荐
(林昌宏记者李忠福)隆昌县胡家镇结合实际,引导土地适度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蔬菜产业专业化生产,截至目前,蔬菜基地累计流转土地700余亩。胡家镇把蔬菜基地作为促进经济发...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