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湘
盐巴担子,是旧时对挑盐巴卖的挑夫的俗称。自贡产盐,历史悠久,以前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自贡的盐要卖到成都、重庆等地,全靠挑夫挑、骡马驮,从而催生了“盐巴担子”这个职业。“盐巴担子”从自贡挑盐巴到外地,以“卖脚力”维持全家生计。
隆昌到自贡,以前有条大石板路,民间称为东大路,因为它向东可以通往重庆方向。隆昌县望城坡的白庙子小学,就在这条石板路的旁边。儿时,我家住在隆昌洞坎下面的船形屋基,我追随邻居胡治寰老师到白庙子小学读初小。从家里出发,要经过塔山坡和回龙观的两道石板桥,然后爬坡越过许多弯曲的小路,约有十里之遥,才到达白庙子小学。这一路,我会看到不少“盐巴担子”。
“盐巴担子”的生活极其艰苦,无论夏天还是冬天,不管天晴还是落雨,长期负重奔走在隆昌到自贡这条石板路上。他们的衣着极其破烂,脚下一般都是穿双草鞋。由于长期奔走,加之负重卖力,他们的小腿青筋鼓起,像爬着一根根蚯蚓,我小时候看到他们青筋鼓胀的小腿,觉得有些害怕。
“盐巴担子”不仅要挑上百斤的盐砖,盐砖上面还要放上小锅、食物、柴禾,他们的食物中,最常见的是红苕和大蒜、苦藠。大蒜不仅可以用来调味,还可以消毒杀菌。中暑时,他们则剥开苦藠生吃,以解除病痛。
我在上学路上,时不时会看到“盐巴担子”生火煮饭。他们在望城坡石板路旁的小溪边,就地取材用两块石头砌灶,拿出小锅、红苕、极少的细粮,生起柴火,舀溪水煮饭。其艰苦之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举行2015年第十次新闻发布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 隆昌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记者兰萍)7月2日,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15年第十次集中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隆昌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就内江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隆昌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