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扶着”文字坚强“行走”——走近隆昌残疾作家刘学玉

来源:内江日报 2015-06-07 00:40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简介:

刘学玉,隆昌县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她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无法站立,但她乐观坚强,持之以恒地在文学中“行走”,在各级刊物发表作品50余篇(首)。

◇本报实习生 晏治权 文/图

1岁多时,刘学玉患了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无法站立,意味着她这一生无法行走。50个春秋岁月,她均靠双拐和轮椅度过。但是,她偏偏热爱“行走”。在知识中“行走”,在文学中“行走”,她用文字诠释了坚韧、乐观的意义。

13岁,写了一篇5000字的小说

刘学玉的父亲是隆昌一中的退休教师,从小,她受到父亲的影响,喜欢阅读。小学三年级,她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学校图书室借到了一本“红色”小说《闪闪的红星》。她被书中讲述的故事所吸引,从此爱上阅读。

刘学玉回忆,那时图书室里基本上是“红色”文学,她一一看了个遍。在文学作品中,她忘记自己的不幸,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后来,她开始试着写文章。

刘学玉梦想着自己能够康复,像别的小孩一样健康,蹦蹦跳跳地到处玩耍。13岁时,她渴望康复的欲望愈加强烈,于是,她决定根据自己的遭遇与经历写一篇小说。

白天要上课,她就每天晚上挑灯夜战,1个多月时间,她完成了一篇5000字的小说。她还记得,那篇小说寄到了《四川文艺》(现《四川文学》)杂志社,并收到了编辑的回信:“你还小,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将来才能在写作上有所作为。”编辑的回信,让刘学玉深受鼓励。

勇敢“走”出去,收获感动和力量

刘学玉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渴望在往后的日子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于身体原因,她在生活中连连遭受打击,但是,这些打击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她说,越是逆境越要坚强,要想办法“走出去”,才能收获更多力量。

“我喜欢行走。”刘学玉坚定地说。即使双腿残疾,她仍然坚持拄着双拐或者坐着轮椅到外面去,“从外界获得灵感”。她不断地写文章,文字给她力量和温暖,其作品也陆续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她深受鼓舞。

2003年,刘学玉参加北方一所文学院的征文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主办方邀请获奖作者参加北戴河夏令营活动。刘学玉接到邀请后有些纠结——一方面,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太适合出远门,但另一方面,自己又不能与生活脱节,也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一番思虑之后,她决定挑战自己,便一个人踏上遥远的旅途。

在北戴河,她认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友,大家谈论文学、交流思想,刘学玉开了眼界,在北戴河度过了愉悦的3天。临别,她与文友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回家后的一段时间,刘学玉经常和文友倾诉内心的想法,收获了不少真挚的友谊。让她特别感动的是贵州一位文友,那位文友住在山区,手机信号不好,必须爬上山才能接收和回复短信。每一次,收到那位文友的短信,她都觉得内心很温暖。有一次,文友说:“刘姐,我现在又在山上。”刘学玉知道,文友为了回复她短信,几次爬上山,可见文友间的赤诚。这些真挚的友谊,让刘学玉更加坚定生活的信心。

用文字触摸人间冷暖

刘学玉说,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总是容易感动。她想起2011年的一次经历。

2011年,刘学玉不慎摔伤,家人为她买了一辆残疾人专用三轮车。她是一个爱“走”的人,每天开着三轮车到处逛。

一天,她来到城边的一家农户旁,发现一棵樱桃树下,有一位妇女和一个男孩。男孩行为异常,使她感到奇怪。打听得知,男孩是个脑瘫儿童。看到妇女忧伤的眼神和那男孩纯真的表情,她希望自己能够帮他们一把。可她没有更多的能力从其他方面关爱他们,只能借助自己喜爱的文字。回到家后,她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出去,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回应。

打那之后,刘学玉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她经常“走”到外面去,体察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关注弱势群体,发现触动自己内心的人和事,回家后便诉诸文字,发表在各种媒体上,用她的话说,这是“用文字触摸人间冷暖”,也算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新闻推荐

隆昌县响石镇长桥村:1200余村民有了一条幸福路

(记者李忠福)“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老人和孩子出行再也不犯愁了。”6月5日,记者在隆昌县响石镇长桥村采访时,长桥村4组村民谌世密高兴地说道。说起这条村公路,村支书唐太英感慨道,多年来,长桥村...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扶着”文字坚强“行走”——走近隆昌残疾作家刘学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