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通车,这让内江市隆昌县界石镇的刘杨和廖锋既兴奋又紧张。
成渝高铁隆昌站位于界石镇。刘杨是高铁站外一商品楼盘的置业顾问,她热切希望高铁带来的巨大客流中,能有更多人从“路过”变为“常住”;而作为界石镇经发办主任,廖锋致力于通过产业布局,将“留人”这一目标变为现实。
这不仅是一个小镇希望实现的目标。如何让巨大的人流以及延伸出的资金流、信息流更多留在当地,而非仅仅是“过客”?如何将“交通走廊”变为“经济走廊”?对成渝高铁沿线站点城市而言,机遇与挑战共存。
办法:和成渝错位发展配套发展
刘杨销售的楼盘正对高铁站,是4栋高逾30层的西式建筑。楼盘均价每平方米3600元,较周边高出不少,但开盘不久就迅速卖出一半多。刘杨说,很多购房者来自成都和重庆,“他们看好这里相对低的房价和充满负氧离子的空气。”
刘杨的成绩,让内江市发改委规划科科长章艳秋看到一种全新的可能:曾担心,和成渝相比,高铁沿线城市的经济要素集聚能力不在一个量级,高铁开通后可能产生“虹吸”效应,带走经济要素。事实证明,本地人要坐高铁去成渝,成渝的人也能坐高铁过来。人们“来”或“去”,取决于当地是否有留住人的能力。
如何获得这种能力?章艳秋认为,应和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的主导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借助土地等生产要素相对廉价优势,深化为成渝产业配套,让在高铁上往返的经济要素自愿在当地停留。因此,在该市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界石镇及其所属的隆昌县,将重点发展向成渝供应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农业,为两地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提供配套零部件制造……
提醒:加强沟通避免同质化竞争
各地均坚持和成渝“错位发展、配套发展”,也带来了新问题。
界石镇计划在高铁站到隆昌县城区沿线范围,依托当地特色古牌坊、古宇湖等资源发展“农业+旅游”,吸引成渝两地游客;而30公里外的邻居重庆市荣昌区,也打算依托高铁站发展文化旅游。
隆昌县发改局局长刘高忠坦言,从未和邻居荣昌就旅游产业规划进行协商,“双方只在征地拆迁方面有过沟通”。
在内江市经信委主任葛强看来,这蕴藏着一种风险:埋头发展,可能出现同质化竞争。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江认为,对隆昌、荣昌这样处于成渝高铁中部的地区,同质化尤为不利。
荣昌区发改委副主任刘文建议,高铁沿线城市能否加强沟通,在产业突破点上进行区分。他认为,各地可深化现有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等合作机制,同时加强川渝高层沟通,形成常设机制。
新闻推荐
“我公安局有熟人,收来的三轮车比市面便宜几大千……”日前,绵阳三轮车夫蒲师傅在拉客时遇上了这样的“大贵人”。协商后,蒲师傅拿着血汗钱8000元预付金要求提货,才发现这竟是一场骗局。近日,三轮车夫...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