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礼剑 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7月26~27日,省经信委两化推进处副处长李小平率队莅临隆昌,开展工业强县示范县第三方评估工作。省经信委和评估组一行深入川渝合作隆昌工业园考察调研山川精密焊管、旺旺集团、中铁西南产业园等企业。
座谈会上,考察组听取隆昌县关于推进工业强县示范县建设情况的汇报,开发区、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作交流发言。省经信委和评估机构专家一致认为,隆昌县在工业强县示范县建设过程中“思路清晰、目标准确、措施有力、领导有方、成效明显”,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指标增速快、主导产业突出、创新驱动力度大、产业园区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等特点。
自2014年12月,隆昌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以来,隆昌县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以新起点为新契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引导企业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强县示范县建设,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8月18日,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一排排高速转动的电风扇,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高温情况下,我们已做了适当安排,错开时段开工,确保产品质量。”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国辉说。
今年41岁的李国辉,已在公司工作20年,见证了山川精密焊管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公司从2009年入驻隆昌工业园三道桥板块。目前,已与重庆长安、上海通用等30余家整车厂建立起稳定配套关系,拥有从美国引进的2条先进电焊冷拔精密焊管生产线,具有年产360万支减震器、6万吨精密焊管和5000万支短管的产能。
坚持走“产学研”之路,公司成功研发利用微锥芯棒头拔制的磁电机外壳DOM管、磁流变智能减震器等行业前沿技术项目,拥有专利28项。2013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山川—北航汽车高端构件联合研发中心”,开展汽车构件内高压充液成形技术研发。
2016年1~6月,公司实现总产值32371万元,销售收入24778万元,利润总额845万元,入库税金 592万元。
“在厂房的另外一边,我们正在打围施工,将新增两条生产线,以弥补现在的产能不足,一些合作厂家都已把下半年的预付款打过来,要求供货。”李国辉告诉记者。
“两条生产线从7月28日已开始动工,一条预计9月底完工,另一条将在12月20日左右完成。项目建成后,企业将进一步提档升级,届时,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入库税金2.5亿元,解决就业1200人。”
精密焊管的发展,正是隆昌县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企稳回升的一个缩影。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近年来,隆昌工业经济稳中求进的发展势头,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起到了工业强县示范县的带头作用。”县经信局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
隆昌县坚持工业为先、工业为重、工业为大,把牢“一个基调”(工业“企稳回升”),突出“两个重点”(工业发展承载能力建设和可持续能力建设),做好“三篇”文章(挖存量、扩增量、聚力量),工业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2015年,隆昌县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增长14.2%,占GDP比重57.5%,全部工业入库税金3.8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99.4亿元,增长15.1%,增加值增速14.2%,居全市第一。
今年1~6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3.6亿元、增加值58.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9.3亿元,分别增长7.8 %、9.4 %、5.4%;全部工业入库税金1.9亿元;技改投资29.1亿元;工业投资22.6亿元。
“工业经济指标的持续向好,缘于隆昌县牢牢抓住了一个‘稳\’字。”县经信局负责人说。
稳住产业,集中集聚强支撑,隆昌把工业园区作为抓项目促转型的主阵地,推动资源、要素、政策、项目、人才向园区集中,园区产业集中度达74.3%。1~6月,园区新增承载面积0.2平方公里,累计达14.7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企业66户,占全县规模企业的70 %,规模工业总产值165亿元。机械汽配、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185.5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 86.7%,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稳住企业,转型升级添动力,围绕产业链延链加环,做优做深做细产品,94户规模企业总体运行平稳;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攻坚,宏术弹簧钢板、特种炭黑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推进有力;狠抓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创建,先后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4个,硕士博士生工作站5个;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分别达54亿元和45.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升4.3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达到25.3%、21.2%。
稳住投资,项目推动促增量。坚持大抓工业项目、抓大工业项目,狠抓工业投资和新增长点的培育。上半年,全县实施工业项目39个,完成投资19.8亿元。其中,投资10.3亿元的中铁西南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旺旺集团西南生产基地和投资7.6亿元的长安汽车构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微型马达、蓝源机械等签约项目准备就序,预计全年将完成工业投资38.9亿元。
稳住信心,贴心服务氛围浓。隆昌县制定企业降成本稳增长实施细则,建立工业工作5项制度,开展“走进企业,解决问题”活动,设立500万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补助和2000万应急转贷资金,累计为31户企业提供贴息补助,为43户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6亿元,进一步坚定企业的发展信心。
与此同时,狠抓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梯队和品牌培育,目前,隆昌县共有上市企业1户,年产值上10亿元企业9户、上5亿元企业33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国家驰名商标3枚,省著名商标15枚,四川名牌12个。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浪潮下,隆昌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指导全县55%的规模企业建立网络平台,“天虎云商”上线企业达53户,规模工业企业上网率达100%。今年上半年,规模工业企业运用淘宝、天猫等B2B、B2C平台交易额达8500万元。
新闻推荐
(邓良健)自《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实施以来,隆昌县国地税合作下好“先手棋”,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打破国地税“藩篱”,让纳税人获得更多实惠。对外,通过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