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一个老厂的新生——记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云彬和他的团队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9-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有限公司前身为隆昌县美术陶厂,其制作生产的陶瓷制品在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釉陶产品质量第一名、创新产品三等奖,全国轻工业出口产品展览会铜质奖,全省虎年最佳消费品,获得社会高度评价。

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原国营企业隆昌县美术陶厂出现经营管理问题,2002年起,经过改制重组、提升改造、转型升级,更名为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在董事长黄云彬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成功扭转了严重亏损的经营状况,发展成为如今年产值达2千多万元,员工上百人的中型企业。

◇本报记者 蒋小琴 文/图

有着悠久土陶制作史的隆昌县石燕桥镇,只有一家生产精品陶瓷的企业,那就是位于新店村的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

8月末,记者随车辗转来到该公司,透过老旧厂区、红砖职工宿舍楼与现代自动化的新生产车间的对比,依稀感受到陶厂在经济变革中的发展变化。

改制重组,国营企业发展新出路

一句“前山矿石后山炭,中间泥土做陶罐”,道出了石燕桥镇物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陶瓷用粘土、石英砂等储量丰富。石燕桥镇是隆昌县5个重点企业乡镇之一,发展乡镇企业起步早,以生产煤炭、陶瓷、玻璃、模具、建材为主。黄贻才就是其中开发煤炭的老板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根据经济发展大势,煤炭需求量增加,作为煤炭老板,黄贻才紧抓机遇,成功积累众多资金。进入千禧年,邻近的国有企业隆昌县美术陶厂经营管理等问题愈发严重,厂区变得破烂不堪,窑炉老化,工人积极性差,改制成为陶厂能继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2002年,黄贻才主动大胆投融资到陶厂,成为陶厂负责人,并更名为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他说:“之所以敢接手,一是考虑到煤炭的采挖有限,企业转型是必然,加之当地用于制陶的粘土质地好、易开采,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就提前做了打算。”

提升改造,迎来五年发展高峰期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黄贻才于2002年找到了第一批合伙人。

今年已63岁的黄贻才回忆,争取到资金后,首先对破旧的窑炉烧陶线进行了提升改造。“陶厂的知名度还在,提升改造后,制陶量增加,效益逐步增加。”黄贻才说,2005年,公司又投入资金改造工艺流程和筑浇系统。

“当时公司内部已出现分歧,有的合伙人不愿意继续投资,退了股,让公司进入困难期。”负责生产部的合伙人之一文基涛介绍,2005年,黄贻才关闭煤炭厂,全力投资陶瓷公司,至2010年,公司年烧制陶瓷酒瓶达万余只,年产值达500-600万元,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间,公司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日本和卡塔尔,深受国内外用户的赞誉。

然而,在短短5年的销售旺期过后,公司再一次面临重重考验。2010年,市场需求逐步下滑,公司团队内部出现徇私舞弊情况,导致成本增加,加之2011年12月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一直使用煤炭烧陶的公司面临停产。

了解情况后,2013年10月,老家在石燕桥镇的企业家黄云彬找到李世贵、刘雪峰、黄峰等4人合伙入股,为濒临倒闭的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全心全力带动公司向前发展。

创新突破,寻找发展新路径

“如果2013年没有再注资进行创新,这种高档酒瓶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在公司陶瓷制品陈列室,现任公司总经理的李世贵从琳琅满目的陈列品中拿出一款窑变釉陶瓷酒瓶介绍说,原公司负责人黄贻才和他们相互是熟人,对黄贻才为人处事的信任,加之大家都是隆昌人,有些甚至是石燕桥镇人,“落叶归根为家乡作贡献的想法,让6名股东达成了发展共识,大家都希望能把百年老厂发扬光大”。

“在县、镇政府的帮助下,公司新厂区得以修建,目前新旧厂区共占地38亩,公司主要生产酒瓶、食品包装坛、包装罐、泡菜坛等陶瓷制品。”李世贵介绍,2013年以来,公司总投资2千余万元,引进全国最先进的生产线,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把煤烧窑炉升级为天然气窑炉,实现了无烟、无尘、无噪音;实施天然气管道建设安装,厂区道路、院坝建设,安装视频监控,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办公。

此外,公司高薪聘请了数名窑炉工程师、配釉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对产品进行环环把关,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实现了天然气余热的二次有效利用,用于石坯半成品和石膏模具的烘干;为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逐步开展了中高端产品的研发,目前已经研制完成高端定制黄鹤楼陶瓷酒瓶,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下一步,公司将开启定制模式,实现个性化制陶,对老车间改造,增加陶瓷烤花线,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产能,增加生产线,逐步实现年产值上亿元,让公司成为百年企业。

“在董事长黄云彬的带领下,公司实现年产值2千多万元,比2005年至2010年的公司第一个销售高峰期高出5倍还多。”不少员工见证了公司多次转变观念、改变思路,一次次解决危机,成功转型的过程。他们说,如今公司的股东团队年轻化、思路开阔,销售网络广,非常重视陶瓷产品的研发和质量,近两年的订单也逐年增加。

“创新”、“升级”,是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源泉和动力,有了黄云彬和他的团队作“领头羊”,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将继续扬帆奋进。

新闻推荐

隆昌县:迎国庆,多措并举抓安全

国庆节即将到来,隆昌县将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在各领域、各环节的安全监管,确保旅客安全出行。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行业部门、运输企业层层抓落实,确保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老厂的新生——记四川省隆昌美术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云彬和他的团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