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晓凤 文/图
母亲患病、妻子离家、独自养育一双儿女……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张光能一个人身上,多年的艰辛与磨难,让这名岁的男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不少。
但是在困难面前,张光能没有“低头”。在各级党委政府、“村第一书记”和村组干部帮扶下,张光能用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创造幸福生活。年,他的名字从薄刀村贫困户名单中划去。
照顾老小,
他一人挑起生活重担
隆昌县迎祥镇薄刀村地处迎祥镇北部,距离迎祥场镇6公里,有个组,户、人,是一个土多田少、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
9月7日,在薄刀村“第一书记”吕刚和村支部书记苏德秀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1组村民张光能的家,这里距迎祥镇政府约公里,处于迎祥镇与隆昌县界市镇交界地带,相当偏僻。
当天天气凉爽。张光能将坐在轮椅上的母亲黄光琴从堂屋推到了院子里。据张光能介绍,他的母亲今年岁,属二级肢体残疾,已瘫痪卧床了年,长期服药治疗。
记者与黄光琴交流发现,老人除了能说话,手和脚都几乎不能动弹。张光能说,母亲十几年前干农活时不小心割到动脉,感染后逐渐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一切都由张光能儿子照顾。此外,老人还患有结石病,视力也逐渐下降,长期的治疗费用,成为他们家最大的开销。
十多年前,张光能的妻子外出务工后就杳无音讯。从那时起,照顾母亲和两个孩子的重担便落在了张光能一个人身上。
为了照顾老小,勤劳朴实的张光能只能比以前更努力地埋头苦干,一家人的生计都靠他种西瓜和辣椒及其他一些传统农作物的收入来维持。后来,一双儿女虽都外出务工,但由于缺乏学历技能,只能从事基础性工作,收入较少,也没法负担家中高额的医疗费用。
年,张光能一家经村民推选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
他住上新房告别贫困
记者注意到,张光能家的房子有两种结构,房屋主体是红砖平房,左右两侧的房子则是混凝土墙面的瓦房,看起来是新修不久。张光能告诉记者,红砖房是年修的,新房子则是年通过政府***修的。
苏德秀说,年,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并征求本人意见后,隆昌县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张光能一家实施了林下蔬菜种植和房屋维修扶贫。在政府帮助下,原本用木头、胶布等搭起的棚子“变成”了砖砌水泥墙面的厨房和杂物房。张光能说,修建房屋时一并改造了厕所,解决了他们多年无厕所的尴尬。
年,来自隆昌县投资促进局的吕刚成为薄刀村“第一书记”。同时,隆昌县投资促进局也成为该村联系帮扶单位。
吕刚告诉记者,***工作开始后,村里及时与帮扶单位召开驻村帮扶工作会议,并成立了由“第一书记”为组长,其余镇村干部为成员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在明确工作组职责、加强工作上的沟通、建立健全工作调度机制后,薄刀村脱贫攻坚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一系列针对村和贫困户的扶贫政策陆续得到落实。
房屋得到修缮,母亲也由政府政策兜底,每月有了固定的低保费,在“第一书记”吕刚的鼓励下,林下蔬菜种植也在张光能的地里开始了,并且以前的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扩展……有了系列扶贫政策的扶持,加上自身的积极上进和不断努力,年,张光能终于成功脱贫。
“政府好啊,市县镇村领导经常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我们很感谢。”张光能说,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干部的帮助,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改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扩种增收,
他说好日子还在后头
在张光能家的院坝里,“第一书记”吕刚和两名村干部仔细询问着他今年西瓜及辣椒的收成。
目前张光能栽种有核桃4亩,套种西瓜3亩、辣椒1.5亩,县上将给予辣椒产业补助元(元/亩),房屋维修补助1.5万元/户。年,张光能家的房屋已经修缮好,辣椒、西瓜均获得不错的收成,儿女务工收入也有所提升,人均纯收入比年增加了%,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吕刚说,年第一次精准识别,村里共识别出贫困户户、人。在经过实施扶贫项目后,年第二次识别,共识别出贫困户户、人,而就是这次,张光能的名字成功从贫困户名单中被划去了。
据了解,年,镇上为村里引进四川均益农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四川均益农牧业有限公司,薄刀村以核桃产业为主,以传统产业西瓜、辣椒、蔬菜产业为辅,目前,全村已发展核桃种植亩。
为扩大规模,年,四川均益农牧业有限公司在隆昌工业园区建立了核桃精深加工项目生产线,为全村的核桃产业提供了销售保障,形成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吕刚告诉记者,张光能家栽种的4亩核桃树,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核桃树苗、肥料及农药由公司提供,农户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业主,形成核桃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则负责为村民提供种植核桃的相关技术。与此同时,公司雇佣农户管理自家地里种植的核桃树,每棵树能拿到每年2元钱的管理费,核桃正式收获之前,农户依然可自行在地里栽种农作物,待到核桃收获之时,农户与公司四六分成。也就是说,这样的模式使得农户能够通过一个产业获得3份收入,因而很受村民欢迎。
“虽然经济条件困难,但是他踏实肯干,积极上进,而且很有孝心,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第一书记”吕刚这样评价张光能。而这名朴实的农村汉子自己的想法,很简单:“以后,要把母亲照顾好,把产业搞好,让日子过得更好!”
新闻推荐
(贺光彬记者李忠福)隆昌县界市镇重视卫计工作,关心关爱计生特殊家庭。该镇对10户“失独”的计生特殊家庭,每户确定1名联系人,经常上门看望联系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按照“国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