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内江市隆昌县立足县域优势农产品发展,通过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创新对接模式和机制,减少流通环节,整合供销社系统和各类社会资源,努力推进产销对接,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显著的助农增收成效。
健全农产品网络体系,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以供销社网络为依托,着力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通过深入挖掘农口各部门掌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产品资料,对专合社、种养大户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强强联手;积极组织各类经营主体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等,向他们提供新兴市场信息;引导30多户生产经营主体入驻供销e家、农融网天府农场、县域内电商平台等综合性或专业性农业电商平台;充分利用供销社近年来建立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和超市,建设农产品购销网点,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社区和进校园。
培育农产品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一方面培育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如四川兵牌农业有限公司、隆昌县梁忠食品厂、四川山乡酿造食品有限公司、隆昌县老百姓超市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有一定实力的农民专业社,如隆昌县培红核桃种植、隆昌县牧丰源生猪养殖、隆昌县昌林粮油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供应能力,夯实产销对接基础。
加快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农产品配送中心,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展销中心囊括了内江市域及周边荣昌、泸县、富顺等地的特色农产品品牌20多个,30多个大类商品。今年还大力推进老百姓超市网点向乡镇延伸,规划扩建冷链物流设施。
搭建完善联合合作平台。大力发挥供销社联合合作职能,指导成立了隆昌县同兴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专合社联合组织,抱团发展;联系生产业主与县域内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合作,打通产供销利益联结,提高整个链条的竞争力和收益水平。
推进订单式生产。促进专合社与超市、加工企业、学校等建立订单式生产关系,从而减少产品流通环节,实现产销顺利衔接。结合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地道散养家禽,发展经纪人专门从事“土鸡土鸭”渠道联结,把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与农户农产品供应有机整合,既帮助消费者买到放心食品,又提高了农户收入。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生产大户自建加工厂,扩大了产品销售半径,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帮助农产品生产者融入本地生活服务,发展乡村体验游、采摘、农家乐等,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增收。金湖山庄、昌林粮油、普润羊村、云君农场等都从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了实惠。通讯员 杨世堂
新闻推荐
(吴应芬)“过去,我知道自己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某镇党组书记在向督导组汇报完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后认真地说,“现在有了履行党风廉政建设‘4+N’责任清单制度后,我的\‘分内之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