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鸰
今年8月下旬,隆昌县迎祥镇新庙村易地搬迁村民聚居点启动建设,目前全部完成了地基浇筑工程,部分房屋正在筑砌墙体,预计11月底竣工,建成后将满足14户贫困易地搬迁户,共42人居住。
2016年,隆昌县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涉及12个镇285户贫困户755人。从8月底全面启动实施至今,已启动328户,占任务数的115%;竣工43户,占任务数的15%,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易地扶贫搬迁,重“搬”更要重“扶”。重安居更要重乐业,只有让群众有奔头,才能留住他们;只有让搬迁与地方发展共济互补,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才能牢固。
怎样让搬迁与地方发展共济互补?隆昌县各镇(街道)对每户搬迁户制定脱贫措施,采取搬迁+产业、搬迁+劳务、搬迁+旅游、搬迁+专合等多种方式,综合施策、精准施策,做到精准脱贫。
隆昌县的做法值得借鉴。易地扶贫搬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这就需要聚焦生产“拔穷根”,在搬迁的同时,跟进脱贫措施,着力提高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后续发展能力,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就是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加强规划引导,做细前期工作,创造建设条件,有序推进实施。要摸清贫困户“家底”,宜搬迁才搬迁,要帮助困难群众分析贫困原因,谋划好脱贫路径。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贫困群众搬迁到较发达地区以后,如何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如何致富奔小康,这需要基层政府长期关注,绝不能一“搬”了之。搬迁后要做好相关后续工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产业扶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帮助搬迁户增收致富,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才能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
“稳得住”就是要把改善安置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与安置区住房建设统一规划,一步到位,从根本上改善搬迁群众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做好搬迁后相关后续工作,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产业扶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帮助搬迁户增收致富,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才能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这也是“稳得住”的关键所在。
“能致富”就是要通过对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致富。“能致富”的重点是培育产业,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始终将后续产业发展贯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始终,产业培育与搬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要因地制宜,多渠道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对继续耕种土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要扶持他们发展养殖、林果、设施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逐步提高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水平;对外出务工的群众,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搬迁群众的就业能力,逐步增加工资性收入……只有科学谋划,充分考虑促进农民增收,才能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新闻推荐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闭幕后,来自基层一线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纷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蕊实习生王娇市人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