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创业有成不忘根——记返乡创业的深圳劲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科

来源:内江日报 2016-10-1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叫做“别人家的孩子”的邻居,他成绩优秀、热爱劳动、孝敬父母,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压我们一头,在我们幼小童年留下父母无数唠叨的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和奋斗目标。

隆昌县双凤镇的郑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他还非常有商业头脑,初中时就在家开小卖部,大学时承包了学校食堂,工作不久就在深圳创业,如今公司产品生产量达到了全国第五。去年年底,郑科将公司一起带回了家乡——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朝阳文/图

优秀企业家,

曾经是“开小卖部的初中生”

郑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曾担任过民办小学的代课老师。因此郑科从小就受到了较为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一直都是班里的班长。

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那时的郑科也喜欢买零食、玩具。初中时,他发现自己居住的地方小卖铺很少,有时候想买点文具或零食都得跑很远。正好他的家就挨着马路,每天从家门口过路的人流量不少,于是他回家跟父母商量想要开一家小卖铺。由于成本不高,加上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管理,还可以增加收入,郑科的父母虽有些惊讶于孩子的想法,但仍很快就同意了,郑科平生的第一个创业想法就这样得到了实现。

1999年,郑科考上了安徽财经大学,就读市场营销专业。在那里,见到了更为广阔世界的他,心底的创业梦想愈发“蠢蠢欲动”起来。郑科加入了学生会,与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承包了学校的食堂。承包食堂需要大量资金,可作为在校大学生,郑科和同学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这时候,郑科想出了一个办法——赊账!

“我们以学生会的名义来承包食堂,跟学校签订了协议,先把食堂办起来,然后每年用食堂的利润来还租金。”郑科说,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学生,所以更能清楚地知道学生需求,他和同学将食堂经营得有声有色,生意越来越好,不仅还清了学校的租金,还赚了不少。

毕业后,郑科到深圳的一家外贸企业工作,销售手机马达。由于他学的就是市场营销,专业对口,加上之前的创业经验,才进入公司几个月,销售业绩就超过了很多老业务员,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干销售要对所销售的产品非常了解,郑科每天下班后,晚上都抽出时间来学习产品内容,并对当天的工作做总结,以保证第二天做得更好。通过勤奋和努力,仅仅一年之后,他的个人销售额竟占到了整个公司的90%以上,创造了销售的奇迹。

经过4年沉淀,2007年,郑科看到了手机马达良好的市场前景,决定自己创业,开办自己的工厂。由于之前他已经拥有了非常稳定的销售渠道,许多人才都慕名前来,工厂很快就开了起来。现在,郑科在安徽、达州、湖南等地拥有了5家工厂,公司年产出居全国第五,拥有员工上千人,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并于2015年被评为了“内江市十大青年企业家”之一。

致富不忘根,

他带着公司回乡创业

在深圳干出了一番成绩的郑科,每次回家都有一种荣归故里的感觉,但是在看到家乡部分居民的境况之后,郑科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家乡的经济发展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比较滞后,制造业不够发达,很多居民年纪大了,或者要照顾家庭就没办法工作,导致了贫困。”经过深思熟虑,郑科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公司带回到家乡,为家乡人民作一点贡献。

开办工厂并非小事,厂址、工人、销售都需要考虑。2011年,郑科在隆昌租了一所房子当作临时厂址,将自己的马达生产带回家乡,先进行小规模的尝试。2016年3月,他感觉时机已经成熟,遂将工厂落户于隆昌三道桥工业园区,正式迈出了返乡创业的脚步。

提到今年回乡创业的原因,郑科表示,位于成渝中点的内江,拥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而且内江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加上近几年市县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对返乡创业有一些新举措和新思路,投资环境较好。“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隆昌人,我的父母家人都在这里,所以我是一定要回来的!”郑科说。

难忘故乡情,

他要“全方位”回报家乡

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隆昌县圣灯镇的深圳劲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某生产车间,观摩了微电机(马达)的生产过程。据了解,该公司生产的微电机(马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的叫空心杯马达,主要运用于老人机,还有一种是扁的,像手表上的电子一样,叫做扁平马达,主要运用于智能手机。这两种产品的直径都只有几毫米大小。

马达虽小,五脏俱全。生产一个直径为几毫米的马达,需要数十道工序,而且一些细微的操作还会用上显微镜。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司按照马达生产的不同环节分为了几个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里面都有近10名员工在进行操作。由于马达较小,沾上一点灰尘就会影响使用效果,公司还规定员工必须穿着统一卫生的工作服和拖鞋。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车间共有工人约150名,大都来自附近刚毕业的学生和一些留守妇女。今年28岁的李平就是其中一员,为了照顾孩子她不得不放弃外出打工的想法,抚养两个孩子的生活压力常使得她愁眉不展。直到来深圳劲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每天工作8个小时左右,周末还有假,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平均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李平说,如果没有这份在家门口的工作,可能她还在家里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苦恼如何挣钱。

郑科的表哥康仪是这个生产车间的负责人,从小与郑科一起长大的他说,郑科从小就特别乐于助人。上高中时,一名同学因为顽皮差点被学校开除,郑科认为同学和老师之前有误会,虽然顽皮但不至于开除,当时身为班长的他主动找老师沟通求情,为该同学争取到了继续就读的机会。

郑科和朋友还是深圳一个创业协会的副会长,他与几个朋友在协会设立了一个点,专门为来深圳创业的家乡人提供帮助。康仪说,郑科为人比较低调,曾经多次为老家的学校和敬老院捐款、捐物,为学生提供助学金等,但都没有进行宣扬,而是默默奉献。

“我是隆昌人的儿子,在隆昌长大,现在我回到了家乡,希望不仅仅从工业,而是从方方面面回报家乡。”郑科如是说。

新闻推荐

加强交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南溪区、隆昌县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交流

(粟春梅记者李忠福)月日,宜宾市南溪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到隆昌县,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交流。交流会上,隆昌县从组织领导、监管执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应急管理、社会共治等方面,介绍了创建四...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少年宫里学舞蹈2016-10-22 00:00
评论:(创业有成不忘根——记返乡创业的深圳劲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