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市财政局:积极开创“插花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路径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2-23 11:28   https://www.yybnet.net/

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分析“插花式”贫困实际,针对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增收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转变资金使用方式,创新财政支持机制,积极开创“插花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路径,确保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全力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016年,全市各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3亿元,较2015年增加1.6亿元,增长170.47%。一方面,坚持“走上去”,全市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亿元,增长53.44%。另一方面,积极落实本级投入增长机制,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入市、县年初预算,并通过盘活存量、安排增量资金等方式,将新增财力优先保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支需要。市、县共投入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4亿元,增长724%,其中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7000万元,是2015年的20.6倍。

加大行业资金整合力度。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协调各涉农部门将扶贫项目放在优先保障位置,确保各涉农部门投向脱贫攻坚领域的资金达到该行业年度项目资金总额的50%以上。指导各县(区)开展以县为主体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加强组织协调,落实整合措施。2016年,通过统筹整合,全市实现8.7亿元的行业扶贫资金同步投放、统筹使用,有力促进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

大力优化资金使用方式

精准安排财政扶贫资金。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与贫困识别结果紧密衔接,针对贫困村发展“短板”和贫困户意愿,逐村逐户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实现产业类资金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卫生社保类资金扶持到人。如2016年全市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共投入资金2.82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7万元、整合的涉农资金1.65亿元。该项目79.64%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帮助3.71万名贫困人口根据自身意愿发展畜禽水产养殖、果蔬中药材等种植、实施危房改造等,其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整合的涉农资金则用于支持贫困村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为载体,将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以股权形式平均量化到试点组织成员。利用资产采取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生产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2016年,全市开展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试点项目64个,财政资金形成资产量化股权4927万元,使2.05万农民成为股东并享受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带来的资产收益。

建立完善五项扶贫基金。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五项扶贫基金,弥补脱贫攻坚“政策死角”,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扬。一是投入财政资金1096万元,建立了总规模1550万元的县级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用于解决与贫困户子女就学直接相关的购买校服、文具用品、校内伙食费等方面特殊困难,避免因经济原因导致贫困户家庭子女辍学,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严。二是投入财政资金1150万元,建立了总规模1600万元的县级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对贫困患者按照分级诊疗政策在县内医疗机构未纳入报销的门诊费用和按规定转院到异地就医未能完全报销的合规费用实施救助,避免因经济原因导致贫困户家庭成员患病得不到及时合理治疗。三是投入财政资金9410万元,在全市301个贫困村建立了产业扶持基金,用于以无息借款的方式支持贫困户或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电商、农旅结合等产业增收。四是投入财政资金900万元,建立了县级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五是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支持建立市级特殊困难帮扶基金,用于对丧失劳动能力且家庭成员有重特大疾病或重度残疾的,或因灾、因意外伤害等原因深度致贫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特殊帮扶。

积极创新财政扶持机制

推进财政投资收益扶贫。针对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和贫困户能力性致贫占比高、独立发展产业增收困难的问题,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在42个贫困村开展财政投资收益扶贫。一是集中使用资金。对贫困村按70万元的标准安排财政补助资金,由贫困村集中用于建设经营性固定资产。二是平均量化资产。对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以股权形式平均量化给贫困户,并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三是专业经营资产。采取计价入股、承包租赁、集体经营等形式,实现资产的专业化经营。四是稳定实现收益。计价入股的,通过“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实现收益;承包租赁的,通过保底租金实现收益;集体经营的,通过与合作方设定保底利润的方式实现收益。各村保底收益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均在6%以上。五是合理分配收益。由贫困村根据实际,将所得收入全部分配给贫困户或计提集体收益后平均分配给贫困户。财政投资收益扶贫的推进,为贫困村培育了见效快、收益稳的支柱产业,村集体每年获得4.2万元以上的收益,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解决了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面临的缺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和市场风险问题,为0.64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建立了稳定增收渠道,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同时搭建了原料、技术和市场平台,带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收。

用好用活产业扶持基金。督促贫困村动员贫困户积极借用产业扶持基金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业和畜禽、水产等养殖业实现产业增收。鼓励贫困村在满足贫困户借款需要的情况下,对未借出的资金由村集体采取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服务业、物业经济、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贫困村集体增收、贫困户受益的目标。如市中区黄桷桥村将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内江市雷丰种植公司,按入股金额的7%实现固定收益,并将其中6%分配给贫困户、1%用于补充产业扶持基金;隆昌县同济村将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建设村电商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收益的90%用于分配给贫困户、10%用于补充产业扶持基金。

构建财政保险互动机制。投入财政资金285万元,为全市9.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小额保险。保险范围包括意外事故或因病死亡、意外事故或烧伤致残、意外事故或烧伤住院治疗等项目,有效防止了贫困户因意外事故加剧贫困或再度返贫。

财政投入的持续加大、资金使用方式和财政支持机制的不断优化,更加有效、更加精准地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源源动力,确保了2016年63个贫困村成功退出和2.44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201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坚持***、精准脱贫工作主线,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转变扶持方式,集聚更多资金、资源支持脱贫攻坚,为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伍雪梅 整理)

新闻推荐

国网内江供电公司深入帮扶村,督导脱贫攻坚

2月9日,国网内江供电公司总经理何自力带队前往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通过实地察看、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专项督导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据了解,自2014年12月结对帮扶石庙子村以来,内江供...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市财政局:积极开创“插花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路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