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纵横阡陌筑通衢 隆昌市改革开放40周年交通建设回眸

来源:内江日报 2018-12-17 06:44   https://www.yybnet.net/

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隆界快速通道两侧产业发展迅速

汉隆高速公路建成提升城市交通优势

改革开放40年来,隆昌走过了沧海桑田,一路一个里程碑,刻录一段段峥嵘岁月,绘就一幅幅璀璨的交通历史画卷。

如今,随着成渝客专隆昌段、汉隆高速公路隆昌段及其与隆昌市区快速连接通道相继建成通车,隆昌拥有成渝客专、隆黄铁路、渝昆高速公路等出市大通道9条、高速路进出口6个,实现隆昌到成渝城市群半小时到达,为建设幸福美丽新隆昌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罗喆娟 王莉 文/图

泥巴路变沥青路

道路平坦又宽阔

12月7日上午,隆昌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干部陈军步行到局办公室交党费。“现在的路太好了,车行道、人行道分开,安全又好走。”80岁的陈军感慨地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车子很少,道路路面很烂,坐车不方便。走路也不好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陈军回忆,当时,隆昌县域内公路大部分是泥巴路,有少量石子路。石子路是石油部门开采天然气时建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天然气减少,石油部门人员转走,留下的石子路被当地老百姓使用。

1993年,隆昌完成了邓隆公路(现为国道348线隆昌市区至富顺县李子铺段)15公里水泥路面改造,实现了隆昌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

“2002年至2004年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2005年至2009年实施交通建设‘五年攻坚战’,采取‘争、引、贷、捐、投、议’措施广泛筹集交通建设资金,投入3.39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隆昌百姓实现了乘坐公交车、客车出行。”隆昌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翁帮贵介绍,近十年来,隆昌交通人敏锐把握行业动向,积极主动到国家、省、内江市主管部门汇报,及时精准报送项目,争取更多交通项目纳入国家、省、内江市补助范围;同时,坚持“科学规划+提前谋划”,在科学编制的8个规划的引领下实现了交通建设大变化。

隆昌借力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及内江市“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机遇,注重交通规划与城市总规、土地规划、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及新城新镇新村建设相衔接,突出抓好重要交通枢纽、路网升级改造,并结合国家建设成渝高速铁路、汉隆高速公路、泸州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了隆界快速通道、向阳路等重大项目,到2015年已实现隆昌到成渝城市群半小时到达。

截至目前,隆昌公路实现了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建成了县镇重要联网路273公里、通村水泥路865公里、路侧护栏(安保工程)17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公路总里程达1812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228公里/百平方公里,城区到所有镇实现“半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如今,隆昌路网已形成以城市环城线、镇(街道)内外环线为纽带,三条铁路为支撑,三条高速公路为依托,四条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镇(街道)村道为脉络的纵横交错、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山村变旅游景点

助力乡村振兴

“一路不通,制约一片”,这是发展中的教训。“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实践的结晶。

采访中,笔者被石燕桥镇上流村一座山坡上的风景深深吸引:一条水泥路蜿蜒通向山顶,道路两侧是油茶树,站在山顶远眺,连绵的数座山上油茶树成片种植,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上流村曾是石燕桥镇贫困村之一,是一个典型的旱山村,山高坡陡,坡上水源极度匮乏,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至2016年,上流村完成了长2.9公里、宽3.5~4.5米的村级水泥混凝土公路,村民出行、油茶果外运等问题基本解决,上流村在2016年底成功退出贫困村。

普润镇张佛村,新规划建设的村级公路为村里乡村旅游产业打好了交通基础,并助该村2016年退出贫困村;界市镇柏树村,2017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的村级公路为村里苗木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2016年至2018年,隆昌市实施28个拟退出贫困村通村公路建设共79.6公里,为隆昌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交通力量。

产业连片、修路脱贫致富的例子,在隆昌有很多。

2015年8月竣工通车的隆界快速通道,全程11.2公里,沿线辐射4个镇(街道)16个村51个组。依托隆界快速通道,隆昌打造了以金鹅街道、古湖街道、界市镇、普润镇为核心的北部万亩稻渔产业核心示范区和花漫水乡、蝶恋花等7家休闲观光景点,形成了“快速通道经济”,带动了沿线镇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隆昌对外大通道建设,强化了隆昌与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充分借助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间人才、信息等要素快速流动,积极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隆昌,成功引进中铁重工、台湾旺旺集团、中国长安等企业,增强了隆昌的“造血”功能。

曾常年在广东打工的罗红玫,如今返乡在隆昌红光工业园区一家企业任部门经理。34岁的罗红玫告诉笔者:“隆昌交通区位优势凸显,更多的企业落户隆昌,我现在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养家,真的太好了!”

建设“四好农村路”

推进交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隆昌用交通的变化,展现了隆昌交通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隆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光和热的奉献精神。

日前,外出务工的谢庆明回到隆昌老家,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带给她全新的乘坐体验。她表示,新能源公交车极大地改善了隆昌公交车辆结构和乘车环境,提升了隆昌城市形象。

隆昌交通形象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新能源公交车,而且体现在探索实施的城乡客运发展新机制和新模式,优化了线路,配置了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

“随着2017年8月隆昌成功撤县设市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公交已成为隆昌城市发展的形象窗口和事关市民出行的民生事业。”隆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秦振尧说,隆昌市政府引导隆昌市公交公司积极改制,优化运营机制,调整公司班子,更新从业人员。目前,隆昌市公交公司拥有公交车95辆、公交线路14条、从业人员153名,实现了公司化运营。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隆昌正立足实际,在城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绿色、舒适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配合成渝高铁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了城北客运站,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2辆用于界市至隆昌市区公交专线,开通了界市至泸州高速客运专线,目前正在规划城北客运站辐射周边镇(街道)、县(区)的客运线路,努力满足隆昌及周边县(区)群众乘车需要。市区公交全部实现了公司化运营,新投放50辆新能源公交车,建设凸显隆昌青石牌坊元素的智能化城市公交站牌站棚152个。

隆昌积极推广农村客运片区经营新办法新模式,加大农村客运班车投放力度,建成19个汽车客运站、1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08条,镇(街道)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车率达92.6%,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辐射镇(街道)、村,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秦振尧说:“下一步,将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为总揽,扎实推进隆昌交通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格局,为隆昌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和绿色生态新城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新闻推荐

狗妈妈“死里逃生” 诞下12个小宝宝

■南充晚报记者何显飞文/图“我这里有只叫‘十二’的狗妈妈,在12月初产下了12只狗宝宝,生崽后体重6公斤……”昨(16)日...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纵横阡陌筑通衢 隆昌市改革开放40周年交通建设回眸)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