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韦小梅
放眼全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环顾全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近观全市,兄弟县区竞相角逐,奋勇争先。素有汉安故郡之称的市中区,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8月6日,市中区委书记官健就市中区发展振兴的目标、思路和举措接受本报专访。
官健说,“市委召开的市中区工作推进会上,市级部门为市中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市领导也针对市中区实际把脉开方,特别是市委书记曾万明要求我区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抢抓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机遇,勇于担当,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殷切希望,更是我们沉下身子抓落实的具体实践。”
下一步如何加快市中区发展振兴?官健说,市中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关于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区发展振兴和着力次级突破加快追赶跨越的战略部署,继续贯彻落实好市委六届三次、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三个加快”要求,按照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发展目标,坚持“一区六重点五基地”发展思路,以城南新区、白马新城、重点新镇、农民新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强工业、活三产、促增收、建城镇、增活力、惠民生”为抓手,在产业新城、城市新区和旧城改造上敢于“亮剑”,在城乡统筹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招大引强上“杀出一条血路”;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质增效作为根本要求,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着力夯实底部基础,围绕全市“三个翻番”、“五个高于”的奋斗目标,全面实现“三个提升”,努力迈开市中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步伐,实现市中区发展振兴,重振市中区发展雄风。
具体而言,就是力争GDP增速超过全省丘区县平均增长水平,在2012年的基础上,全区GDP“五年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到2017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36亿元,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以上,全区建成新农村综合体5个、新农村示范片2个、新村聚居点50个,城镇化率每年提升0.5个百分点以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中提高5位以上。
新闻推荐
图片新闻“我留守,但我不孤单。”近日,内江市21名大学生志愿者与桐梓坝社区的留守儿童欢聚一堂,一同歌唱、游戏。唐明润实习生朱怡雨摄影报道...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