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点和标准
(三)防治种类与标准
3.灭蟑螂。采用化学、物理的方法有效杀灭蟑螂成虫、若虫和治理蟑螂孳生地。重点治理孳生地和下水道。单位、社区居民彻底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和废弃杂物,减少蟑螂的食源和栖息场所;翻箱倒柜清除蟑螂卵鞘,捣毁蟑螂孳生窝点;堵洞抹缝使蟑螂无处藏匿和生存;整修旧房和修补门窗,有效防止蟑螂出入。达到: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有蟑螂粪便、脱皮等蟑螂痕迹的房间不超过5%。
4.灭蚊。坚持化学药物杀灭为主,治理水体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用500毫升收集勺采集区域内大型水体中的蚊幼即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的幼蚊和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特殊场所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惑成蚊数不超过1只。
内江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落实责任。
2013年7月15前,制定并下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对进一步对病媒生物孳生、栖息地排查摸底。
市区各部门、单位按照市上的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辖区、本部门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主要内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全面实施,迎接考核。
1.2013年6月底前,完成病媒生物防制药物及消杀服务招标采购工作。
2.2013年7月10日前,召开除四害工作动员及培训会,广泛宣传动员。
3.2013年 7-8月,集中整治病媒生物孳生地,大规模开展消杀工作,邀请省爱卫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4.2013年8月10日至8月31日,突出重点全面开展秋季病媒生物孳生场所整治和药物杀灭。按要求收集整理病媒生物防制档案资料。
5.2013年9月,迎接省爱卫会组织的考核评估。
6.2013年10月—2014年12月,继续开展春秋两季病媒生物孳生场所整治和药物杀灭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机制,各项指标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要求,全面迎接全国爱卫会的综合评审。
(待续)
新闻推荐
汉安大道东延线高铁跨线桥主体浇注合龙,西林大道北延线基本建成通车,内江万达广场项目“落地”进行基础施工,谢家河滨河公园项目主体竣工吸引市民前来游玩……自市委、市政府启动“内江新城”建...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