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朱怡雨
朱佳平文/图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发展种养业,或许不少人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一个家族来共同创业呢?东兴区富溪乡罗井村10组就有一个养牛家族,他们兄妹几人是如何分工,如何营销,如何发展养牛事业的?近日,笔者走进罗井村,感受到了他们团结协作、共同创业的精神。
“大家加点劲,争取今天把第六个牛棚弄完。”说话的人就是这个牛场的老板之一魏忠良。49岁的他排行老大,主要负责场地建设、人员管理、行情及销路。
养牛能上升为家族企业,魏忠良除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外,也进行了试养。“当时在双才镇试养了近200头,平均一头1000斤,每头牛有近3000元的利润。”魏忠良说。
家族养牛更多地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我们五兄妹,每家先出200万元。”魏忠良认为,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做大事业。牛场的建址原是一片有坡度的荒山,之所以选择于此,几兄妹认为周围都是荒地,便于种草。除了修建彩钢棚外,魏氏兄妹还修建了化粪池、氨化池。“牛粪榨干后,就像卖油枯一样按重量算,100元/吨,因此不用担心满山都是牛粪。”他们修建的氨化池也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牛羊,这样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能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最主要是经过青饲料加工机加工后,发酵的秸秆就像酒糟一样香。”
由于养的牛多,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把牛的防疫工作交给了魏忠良的弟弟。他是医生,对牲畜的疾病治疗也比较内行,一般的疑难杂症还难不倒他。
魏忠良说,他们主要用酒糟来养牛,但气温高时酒厂的出酒率低,而且很多酒厂在六七月份不酿酒,那段时间酒糟就很欠缺。为此,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四处打听,最终联系到一家酒厂提供了6吨酒糟,缓解了当时的困难。
买牛、卖牛这也需要有人牵线。在魏忠良堂弟的引荐下,多个厂家与他们开始联系,一下子就打开了销路。“只要进了这扇门,办事就方便多了。”魏忠良说,现在远到重庆、浙江、贵州、云南,近到内江三县两区,只要有牛买卖,行情如何,他都一清二楚。他认为,东北牛、缅甸牛、印度牛的品种较好适合饲养,并打算以后饲养1500头。
魏忠良的母亲陈淑仙已经68岁了,但她和老伴依然在牛场工作。“看到几兄妹因为搞养殖而团结一心,我们很欣慰,也很有信心,也愿意为他们出点力。”陈淑仙说,五兄妹从小感情就好,性格也相似,他们共创事业,令父母很自豪。
新闻推荐
省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会要求完善机制 增强打击非法集资力度
(记者马越)9月29日,四川省召开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非法集资的形势及其危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勇在内江分会场参会。会议指出,非法集资...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