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杨彩红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刚好是阳历2月14日——情人节。双节临门,却让不少年轻人犯了愁:“究竟是回家陪父母吃象征团圆的汤圆呢,还是手捧代表爱情的玫瑰陪恋人过节?”由此引发了一场“汤圆”与“玫瑰”、“老妈”与“女友”之间的博弈。
汤圆PK玫瑰
2月11日,笔者走访城区部分农贸市场、超市、鲜花店等地,店主们早已经做好了迎接双节的准备。不论是象征团团圆圆的汤圆,还是代表爱情的玫瑰花,都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在市中区玉溪路某大型超市速冻食品区,汤圆品种丰富。一名销售人员说:“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汤圆有巧克力馅儿的、有紫薯馅儿的,还有菠萝、草莓等水果馅儿的,颜色也十分鲜艳,很是逗人喜爱。”笔者观察发现,尽管前来购买汤圆的市民络绎不绝,但购买者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难见年轻人的身影。
与汤圆受到年轻人冷落的情况截然相反,鲜花备受年轻人的青睐。2月11日下午,在市中区天津街路口一家鲜花店,前来询问玫瑰花价格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订购者,市民曾华强就是其中一位。曾华强说:“女朋友是一位‘90后’,爱浪漫。我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老妈PK女友
“是陪老妈在家过团圆节呢,还是陪女朋友过情人节呢?”当元宵节邂逅情人节,部分年轻人面临类似“落水先救谁”的两难选择。
家住市中区天津街的陈先生,年前刚与女朋友正式确定恋爱关系。陈先生说:“我肯定要陪女友过节,去吃饭、看电影。”陈先生解释,由于父母不在城区居住,元宵当天要回老家陪父母不太现实,到时候打电话回家问候父母,然后安心陪女友过情人节。
“年前女朋友叫我陪她过情人节,我随口就答应了。这两天看日历才发现,情人节和元宵节是一天,这可怎么办?”市中区临江小区居民杨刚十分苦恼。他说,父母十分注重一家人团聚过元宵,不陪父母过节肯定会被视为“大不孝”,而答应了女朋友又临时反悔,女朋友肯定会“大闹一场”,杨刚为此很纠结。
市民李林桥的态度十分明确:要陪父母过节。李林桥说:“父母年纪大了,要尽量多陪伴他们,而女友,以后还有大半辈子在一起,她如果真的喜欢我,也应该爱我的父母,支持我!”
专家支招:
加强沟通,灵活多变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杜高明认为,元宵节和情人节,一个代表中国文化,一个代表西方文化,在年轻人当中,后者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了前者,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忘本,不能忘根。
他说,今年元宵节和情人节“撞车”,实际上也是“亲情元素”和“爱情元素”的一个碰撞。年轻人应该做到灵活多变,争取达到既让父母满意又让女(男)友接受的双赢效果。
具体如何做?杜高明说,条件成熟的话,年轻人可选择带上恋人(伴侣)和父母一起过节,减少父母和恋人(伴侣)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接受、相互理解,将双节融合起来,过一个和谐、欢乐的节日;如果条件不成熟,年轻人要协调好恋人(伴侣)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如中午陪家人过节、晚上陪恋人(伴侣)过节等,让父母和恋人(伴侣)皆大欢喜。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是顽症,反对“四风”必须出重拳、下猛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对作风之弊...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