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春秀
马越 文/图
2月3日,在东兴区田家镇狮沟村8组一个菌菇大棚里,胡女士和女儿周丽梅正在采摘香菇。这个春节,胡女士一家人坚守在菌菇棚里,每天坚持采摘新鲜香菇,就为了“赶”个好的市场价。
今年是胡女士一家人远离家乡浙江丽水,来到千里之外的内江创业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他们仍然在种植香菇的一个工棚里过年。
离菌菇大棚不到五米,有一个黑色的工棚,这就是胡女士在内江临时的“家”。除了大棚和集贸市场,这里几乎是他们打发全部业余时间的地方——今年春节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过年前,胡女士的女儿和外孙特地从老家坐飞机,赶来内江跟他们团圆。女儿来了之后,他们又多了一个好帮手,春节的生意更加红火。
“过节的生意比平时好,香菇的价格也比平时贵,挣的钱也多。”胡女士告诉记者,过年了,香菇的价格从平时四五块涨到了十块,他们六七亩香菇大棚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香菇长出待采。春节期间,天不亮,他们全家就要开始采摘,最多一天要采六七百斤,最少也要采二三百斤。
过年了,在忙碌生意的同时,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了家乡的年味——
胡女士说,虽然他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内江的水土,不过,在饮食方面,内江美食的辛辣,还是让他们有些“招架”不住。于是,他们筹备了一个“丽水年”——
按浙江丽水老家风俗,过年要吃盐肉、海鲜、发糕等才算过年。海鲜和用盐巴腌制的盐肉,倒是容易找容易做,但家乡的发糕在内江却找不到。
“发糕就是我们老家当地的 ‘年糕\’,寓意是‘年年高\’。”过年前,胡女士在市场上找齐原料,用面粉、米粉、橘皮、葡萄干等食材,做出了具有家乡风味的发糕。除夕当天,全家在工棚里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家乡风味的团圆饭和发糕,在异乡感受浓浓的年味。
过年之后,他们又跟平时一样,正常采摘销售香菇,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偶尔,胡女士一家还要和一起在内江打拼创业的丽水老乡唠嗑家常,让他们的异乡生活不那么寂寞无聊。
和所有在内江打拼的异乡人一样,胡女士一家正用辛勤劳动的双手,构筑着自己的新年梦想——为了让生活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内江市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彭宇行杨凯讲话 杨松柏王宾陈宗淑
(记者王征刘小玲)2月8日,内江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精神,对内江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