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易言败”是青年小伙邹腾文的人生信念,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其创业路上,不管什么困难,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报实习生 钟雯 文/图
■ 放弃工作
回乡创业
刚毕业时的邹腾文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选择合适的岗位实习上班,成为了上班族,每天就是简单的三点一线,作为年轻实习工程师的邹腾文虽然前景很好,但是他的心里渐渐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也与他多年的好友不谋而合。
偶然的机会,邹腾文在家里看到央视栏目《致富经》中介绍某品牌的猪脚后,心里突然有了干劲,他认为加盟这个品牌的猪脚,应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后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内江,准备创业。
做饮食,质量、卫生一点也马虎不得,邹腾文决定,一定要自己尝试和调查之后,才放心去做。于是邹腾文和朋友开始对该项目进行考察,并到全国各地的实体店试吃。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吃猪脚,但是让他们惊奇的是,一个多月连续吃下来却依然没有吃腻。邹腾文心想,既然连吃一个月都吃不腻,那么对于不会天天都吃猪脚的顾客而言更不会生厌,市场应该比较好,决定创业的邹腾文随即回到家乡内江,准备开店。
■ 创业遇困难
他一一攻破
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邹腾文凑够了钱,和朋友将加盟店开了起来,但是创业的初期总不会是一番风顺,邹腾文的加盟店开在市中区街心花园某购物广场内,为了节省开支,店铺选址位于较偏的位置,加上品牌影响力还不被大多数市民了解,因此并没有太多顾客。
邹腾文告诉笔者,在开业的第一天,营业额为95元,而隔壁店铺的营业额为600多元,当天晚上邹腾文夜不能寐,接下来的几天,虽然营业额在上升,但是仍然不理想,并且入不敷出,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半个月,就在这个时候邹腾文想到了互相网的便捷与影响力,便加入了某团购网,利用价格优势以及现在年轻人喜欢团购美食的心理,很快将营业额提升了,收益达到每天1500元到2000元左右的稳定额。
“营业额上去是好事,但不能就此满足,要想着如何做得更好。”邹腾文说,此后他与朋友每天想着如何将事业做得更好。“虽然想得焦头烂额,但我相信问题比方法少,方法比困难多。”就这样邹腾文坚持自己的信念,很快位于东兴区西林大道的二店开张了,这样一来既方便东兴区的顾客,也打响了知名度。
但到了餐饮淡季,两个店的收益都不是特别理想,邹腾文又开始着急,而这一次又是互联网帮助了他们,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们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用低成本的方法,做点赞换取礼品吸引顾客,很快又克服了一个难关。
■ 政策支持
让他更具信心
如今邹腾文的加盟店已经在某网站上销量及评价第一,但他并不止步,又开始想着做调料品批发生意,对于这一块的发展邹腾文和朋友信心十足,除了信念以市场外,政府政策支持给了他们更多的信心。
“虽然再做调料品批发,还要投入资金,但是我并不担心,因为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两年,也就意味着两年内不需要自付利息。除此之外,还有创业补贴基金,也将对我这样的创业大学生有所帮扶。”邹腾文表示,希望和他一样有创业梦的年轻人不要害怕,选择发展空间大的项目,坚持下去,遇到问题努力解决、不轻易言败,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新闻推荐
(陈刚)11月6日,国网内江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的员工们来到市中区凌家镇印盒村,对220千伏永向一线进行带电更换复合绝缘子及报送试验工作。近段时间,内江公司以安全隐患大排查及缺...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