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小梅 文/图
***,精准施策
市中区19个贫困村中,全安镇就占有4席,其中,狮湾村因其所处位置偏远,产业发展落后,年人均纯收入仅4000余元,是典型的贫困村。同时,因村内有思想、有干劲的青壮年大多数外出务工,老龄化问题突出,狮湾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一定要精准施策”。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要求,当前,全安镇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相关职能部门及狮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书记、村主任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形成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全安镇党委、政府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狮湾村实际情况,提出了“4+1”的扶贫工作模式。即围绕“提升党建工作、推进民主法治、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林果产业、实施***”五大板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实施扶贫。
从《全安镇狮湾村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意见》中获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安镇将按照“整合力量,重点倾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现突破”的原则,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作,使狮湾村党建工作更加深入,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迅速,民主法治氛围更加浓厚,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好转,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使狮湾村贫困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力争三年之内让狮湾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掉贫困村、落后村的帽子,跻身先进村的行列。
完善设施,突破瓶颈
扶贫不是一句空口号,得有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还得落实才行。
11月11日,刚刚立冬后的乡村薄雾笼罩,到达全安镇场镇后再驱车20分钟左右就到了狮湾村。山坡上传来机械平整土地的声音,20多个村民或锄草、或平整土地、或搭建围栏、或栽植树苗,正干得热火朝天。
“这就是建设中的果桑种植园区。”同行的村支部书记许宗信坦言,能成功引进业主来狮湾村发展实属不易,在这之前,村“两委”先后多次邀请业主到村里考察,但均因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用水紧张、便民路缺乏等原因被拒绝。而在此次成功引进内江市狮湾三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2、13、14、15组土地500余亩之前,镇村干部也花费了接近一年时间与业主进行反复接洽和反复商讨。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先决条件。从全安镇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该镇专门为狮湾村量身制定了《基础设施三年攻坚方案》,从交通、水利、便民路、村民活动中心等多方面入手,个个击破制约狮湾村发展的瓶颈因素。
如今,4万株果桑苗已经移栽完毕。预计第一批果桑将在2017年4月挂果,预计盛产时亩产量可高达1500--3000斤。
规划正在变成现实,贫困村迈向致富路
看到一片片荒山野岭被开垦出来种植上了果桑,狮湾村贫困户门佃芝有说不尽的喜悦,“我家的土地基本上都流转出去了,不仅每年能得到一部分土地租金,平常还可以到园里干活挣钱!”
而业主李全生还有更长远的发展规划:等到果桑种植园区建成后,将融入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果品深加工等新元素,多渠道增加果桑的附加值;将依托果桑种植,发展林下养鸡(鹅)、林下种植中药材、蚕桑养殖、大球盖菇培育等立体循环产业经济;将因地制宜发展梅花、紫薇、樱花、桂花以及李子、桂圆、无花果等花卉果树,把狮湾村打造成集采摘、观光、生态养殖于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让来此的游客“四季有花赏,四季有果吃”。
为了早日把这些美好的规划变成现实,当前,全安镇党委、政府正在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服务,李全生业正在筹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动本村群众一起走“产村相融、产业致富”的路子,实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内江市力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主城区买新房,6类人群可享财政补贴
◆棚改居民、农村居民、大学生村官、毕业五年内大学生,每平米补贴80元◆“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引进人才的家庭,每平米补贴150元◆在房交会网签购房合同的家庭,每平米补贴20元(记者李...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