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刀尖上的艺术——走近木雕师刘武旭

来源:内江日报 2015-11-07 23: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实习生 黄小梅 徐梦琦 文/图

市中区白马镇白塔村有一个木雕生产基地。近日,笔者到此采访。在一阵轰隆声中,笔者见到了埋头雕刻的刘武旭,他的工作台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雕刀,还有几截红色的粉笔头。

今年53岁的刘武旭从事木雕已有30多年,雕刻的作品不计其数,有古典家具、九龙观音、老鹰、大象等,以及各种小摆件。

目前,他的一双儿女正跟着他学习木雕技艺。

从木工到木雕师

在刘武旭的木雕生产基地,有一间大屋子专门摆放他的雕刻作品。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博古架、精致考究的太师椅、栩栩如生的关公像、展翅欲飞的雄鹰等,这些都出自刘武旭之手。

刘武旭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本着“有艺不孤身”的想法,初中毕业后,他就跟着村里一个木匠师傅学习木工手艺,当地有人修房子,他就和师父一起给人家做门窗。

后来,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刘武旭外出打工,先后去过西昌、贵州等地。在西昌打工期间,他发现当地的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人们也喜欢在建筑上雕刻一些图案。

对木雕好奇的他,经常向当地的老师傅请教。西昌的紫外线很强,与他一起干活的人都在阴凉处休息时,只有他还在烈日下学习雕刻。勤奋好学,再加上自己的悟性,刘武旭很快“出了师”。

两年雕出“九龙观音”

“出师”之后,刘武旭又到江浙一带学雕佛像和一些大型作品。他说,自己在外雕了20多年,现在回内江也雕了3年多。

因为木雕,他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两人一起经营木雕生产基地。刘武旭负责雕刻,合作伙伴负责提供原材料。

刘武旭指着屋内最大的一个木雕作品介绍:“这是我花了两年多时间,从一根整木上雕出来的‘九龙观音\’,重达4吨,2米多高。”据他介绍,这个九龙观音是由合作伙伴提供的乌木雕刻而成。

2000年,他的合作伙伴还是一个运沙石的货车司机,河里经常会挖出一些木头,老板便让他把木头拉出去扔了。想着那么大的木头扔了可惜,合作伙伴索性拉回自己家准备当柴烧。谁知,木头太硬,用柴刀也砍不动,这些木头便搁置一边。后来,合作伙伴才知道这些木头就是乌木,是上好的雕刻原材料。

现在刘武旭雕的作品,大都是合作伙伴提供的乌木。除了九龙观音是整木雕成的,摆在旁边的一只雄鹰也不例外。

善于观察,胸有成竹

刘武旭喜欢看电视节目《动物世界》,观察电视里面的动物形态,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

这么多年来,刘武旭雕过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是他从不画草图。他说,所有动物或人物的形象都已经在脑海里面,拿着一根木头,要先构思,尽量根据木头的形状,雕刻出合适的作品出来。

“作品好不好,要顾客说了算。”刘武旭坦言,最紧张的时候莫过于顾客来取货,因为不知道顾客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但是当他听到顾客说“这个作品雕得好”时,所有的疲惫和担心都烟消云散了。

刘武旭的女儿告诉笔者,父亲对木雕的痴迷非同一般,只要是见到精致的木雕作品,他就会站在面前观察一两个小时。甚至连吃饭、睡觉也会想着雕刻的事。父亲曾经开过几年家具厂,白天忙厂里的事情,晚上回到家就忙雕刻。这么多年,他从未想过放弃。

刘武旭说,木雕是很考人耐心和恒心的手艺,需要心静,要坐得住,现在从事这门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了。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的一双儿女都继承了他的手艺——大儿子已经能雕各种作品,现在还承接了一些寺庙的木雕活;小女儿大学毕业后,也正在跟着他学习木雕。

新闻推荐

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论坛:寻求中小企业发展新机遇

(记者刘小玲)11月6日,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的重要内容,主论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论坛举行。与会领导、嘉宾和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主题,共商中...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刀尖上的艺术——走近木雕师刘武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