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啸)5月30日,“呵护花季 远离性侵”法制宣传活动在内江市市中区大洲广场举行,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5万份,接受现场咨询300余人次。同一天,内江市检察院首个“谭妈妈校园工作室”也在该市市中区翔龙中学揭牌。该工作室有固定场所,并安排专人常驻学校为被性侵学生提供帮助。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内江有关方面为何频频关注性侵未成年人这一话题?这是因为一份调研报告。
5月初,内江市检察院出炉了一份《关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呈高发态势亟待引起重视》的调研报告。报告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从2013年到2016年2月,内江市未成年人犯罪呈高发态势,其中强奸和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占较大比例。但是,很多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后都没有报案,或报案时间离案发时间相隔较长取证困难。
报告中提到,该市仅有10%的案件因为受害人主动报案而案发,在案发后立即报案的仅占报案总数的28%。因报案时间晚,在公安机关立案时,犯罪现场早已被破坏,关键证据已经灭失,给案件侦破带来了很大难度。
内江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处长毛燕霞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缺失。2008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未成年人性教育规定为学校教育任务,但目前并没有规范、系统的性教育教材,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虽然性教育在生物、生理卫生等科目中有所涉及,但不少老师在讲到这些内容时,会让学生自习,甚至直接回避。在家庭中,许多家长也不会主动向孩子讲解性及性安全,家长本身也缺乏性侵害行为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此外,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犯罪高发的原因还包括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保护,未成年人容易受引诱、被哄骗,网络的影响以及社交软件的使用等因素。
整合力量刻不容缓。5月23日,内江市委政法委牵头,召开了内江市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联席会议,14个市级相关单位和该市两级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议提出,建立内江市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尽快出台文件明确各单位职责,建立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长效机制;建立救助绿色通道,保护未成年受害人;定期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加强舆论引导。“之前各部门开展工作比较零散,全市层面没有统一机制。联席会议后,相应工作会抓紧起步,以改善未成年人保护现状。”内江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未成年人如何有效保护还处在摸索阶段,‘谭妈妈校园工作室\’是一种大胆尝试,希望能为更多部门开展这些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毛燕霞说。
新闻推荐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的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陈泽广、陈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陈泽广,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