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啸
5月27日,内江市农业科学院2楼办公室内,30岁出头的油菜研究员王仕林埋头整理前段时间在田间的实验数据。“得抓紧时间把选种结果整理出来,下个月还要去马尔康接着干。”王仕林说。
王仕林有着如此之高的工作激情,得益于该市出台的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方案。
去年9月底,内江印发《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科技转化收益按照3:6: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30%由市农业科学院统筹用于奖励技术支撑人员,6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10%用于科技创新专项研究经费。“这一比例将大幅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文说,以往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后,其收益只能作为专项科研经费划拨该市农科院,科技人员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物质奖励。
新的激励制度改变了这种情况,让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也能物有所值。今年2月,王仕林主持完成的该院首个杂交油菜新品种“恒禾油998”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作为第一完成人,王仕林拿到了5万元奖励,差不多抵得上他一年的工资收入。《方案》的出台让专家们心里有了底,去年该院申请科技成果鉴定达到21项,今年将会更多。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东兴区小河口镇红林村距内江城区约9公里,有1683人。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不少田地荒芜,空心化严重。经过调查摸底和村民大会表决,该村共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37人。去年11月,内江市在...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