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中心学校 丁晓云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而语文教学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每一篇文章中都体现出极强的思想教育性。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在教《 群鸟学艺》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只要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得到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作批语,在班里表扬他们。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他们也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叫其他同学帮自己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很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他就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信心和决心,他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
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性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某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四、德育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 邱少云》 、《 最后的辉煌》 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张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五、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说教,不但不能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 八十年代的新雷锋》 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学习朱伯儒和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同学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的事数不胜数。上周星期三的下午,我班上的学生看到一个老大娘在校门口哭,便过去问她怎么回事。老大娘说她到她妹妹那儿去,结果找不到路了,现在连饭也没有吃,很饿,不知道怎么办。学生们弄清情况后,有的买面包,有的送上开水,还有的一角两角捐钱给她。又了解到她要去的地方后,两位男同学又主动把她送到要去的地方,然后才回到学校。学生们能有这样的举动,我想,这跟平时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 ,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举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题培训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将释放更多活力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周瑶慧)6月17日,内江市举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题培训会,学习交流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加快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建有出席培训会。为深入...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