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第一书记”带我们找到了致富路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8-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小丽 文/图

背靠长江森林公园,联合水库穿村而过,东兴区柳桥乡长桥村,从地理位置上看并不算偏远。但由于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薄弱,超过一半村民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严重,村民增收困难,长桥村是内江市301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共有贫困户48户、130人。

自去年8月起,村里开始发生变化,让村民看到了致富增收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这一切,缘于“第一书记”高代华来到村里。通过入户走访摸清村情民意后,他为长桥村制定了一个以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发展、贫困户重点帮扶等为内容的扶贫计划,逐一破解村里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看现状

村民感叹日子有了盼头

8月12日中午时分,艳阳当空,长桥村8组村民李立财正在自家屋外的空地里晒包谷。看到“第一书记”高代华一行来家里走访,李立财连忙放下手头的活计,将大家迎进屋,并热情地拿出今年刚收获的花生,招待大家品尝。双方很快热情地攀谈起来。

今年60岁的李立财一家共有5口人,包括李立财夫妇、两个孩子和一个外孙。大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加上李立财本人也是多病缠身,长年吃药,一家几口人就靠夫妻俩种庄稼维持生计,一年到头辛苦下来,几乎没有节余。这样的情况使得李立财成为该村建档贫困户之一,村里将其列为低保户,并在今年为其发放了《内江市农村贫困户就医优惠证》。

有了这个“优惠证”,李立财在县(区)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除了住院门槛费比一般新农合病人少交50元外,还可以得到额外两个5%的特补:报销比例提高5%,个人自付费部分医院补贴5%。

但由于种种原因,李立财第一次持“优惠证”上医院看病时,并没有享受到相关优惠。正是高代华连夜找到相关部门协调,才为他解决了报销问题,省了不少钱。这让李立财对眼前年轻的“第一书记”充满了感激。

与此同时,看到李立财一家住房条件简陋而且多年未进行修缮,高代华便与村干部商量,决定将其纳入内江市东兴区“十三五”异地搬迁安置名单之列。

这样一来,李立财一家5口人至少可以获得10万元的安置补偿款,修建新房的梦想将有望成为现实。

与李立财一样,长桥村2组71岁的村民周吉太老夫妇居住在房龄超过30年的老房子里,老房子摇摇欲坠,老两口长年提心吊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代华和村两委根据周家实际,为其争取了资金并制定了住房改善方案,得到了老两口的交口称赞。

3组村民何德淑,患重度糖尿病多年,自家房屋倒塌,长年在内江城区租房打零工为生。在高代华的帮助下,何德淑今年被纳入低保户,这让她的生活多了些保障。

村里电力基础设施薄弱,一遇到用电高峰,电压不稳导致村民家的电冰箱、空调都用不了。高代华协调电力部门为长桥村实施农网改造,将村里的变压器由4个增加到7个,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

村民们的急事、难事,一件件得到解决,高代华用实际行动,用一点一滴的真情暖了民心,也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第一书记来了,我们就有盼头了。”听说未来村里还要修路、发展产业,何德淑表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她开始憧憬,将来村里条件好了,她就回到村里居住。

“要”资金

一年争取500多万为村里“造血”

办事踏实,是村民们对高代华的评价。高代华自己却坦言,虽然有过几年村官工作经验,但去年8月刚到长桥村“报到”时,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据了解,长桥村距柳桥场镇约7公里、距内江城区10余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80户、1345人,有贫困户48户、130人,超过一半村民外出务工,村庄空心严重。由于村民意识保守,观念落后,村子坐拥联合水库(在建)和长江森林公园这样的区位优势,却没有像样的产业支撑,村民增收困难。而村里的活动阵地,还是与邻村共用的,活动室设备欠缺,书籍种类单一,距离又比较远,村民办事很不方便。

“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仅有6公里的泥巴路。没有路,车辆进不去,村民生病,还要靠人抬。”村里的贫穷落后,高代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下乡任职的第一年,高代华花了大量的时间走村入户,挨家挨户访民情、听民意,将搜集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记录在案;他坚持与村两委、党员干部们一起学习政策法规,谋划发展出路,并规范了村级议事规则、健全了管理制度,逐渐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和信任,村领导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凝聚力明显增强。

在摸清民情民意的基础上,高代华结合村里实际,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了涵盖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增收、贫困户重点帮扶等方方面面的《长桥村2015-2017发展规划》。

“要让村子脱贫致富,靠个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要改善长桥村落后的面貌,资金是个大难题。为此,任职“第一书记”期间,高代华除了下乡走访,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化缘”。他频繁奔走在市、区级各扶贫、交通、住建、卫生等部门,给长桥村找项目,要资金。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已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将用于长桥村道路基建、产业发展等方面。

定计划

明年村里将全面“更新”

根据《长桥村2015-2017发展规划》,未来长桥村将在发展传统优势种植业和现代旅游业上做文章,带动村民增收。在不断壮大现有的100亩砂仁中药材和60亩樱花、白果苗圃基地的基础上,依托联合水库打造4A级景区的契机,积极应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利用返乡农民工创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打造观光旅游休闲一体化产业,建设集餐饮、住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等,增加村民收入。

作为产业支撑,《长桥村2015-2017发展规划》还对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利建设、项目储备等作了一一规划。

据高代华介绍,目前,他已争取到市级财政专项资金70万元,用于村里新建鱼塘46亩,作为村集体产业,带动48户建卡贫困户参与分红;4.5公里水泥路修建已经获得相关部门批复,共计投资430余万元,目前正在完善财政评审程序,计划今年9月开工,12月竣工。其中,修建长桥村到郭北镇清水村的通村公路2.43公里,长桥村村道2.07公里;占地约200平方米的新建村级活动场地,总投资34万元,集村两委办公室、村卫生室、农家书屋、超市、电子商务、公共活动场所等为一体,现已请勘察设计院进行设计和选址,预计2016年底竣工。

此外,村里17户贫困户已纳入异地搬迁项目,预计2020年底全部搬迁完毕。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高代华信心满满地表示,照这样的发展势头,明年,长桥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等多方面,都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面貌。在实现小康梦的路上,长桥村正大步迈进!

新闻推荐

开设《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专栏,下设《一线直击》《学以致用 实干争先——走近基层劳动者》《重点项目巡礼

为迎接内江市第七次党代会的召开,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设《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专栏,下设《一线直击》《学以致用实干争先——走近基层劳动者》《重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第一书记”带我们找到了致富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