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春秀文/图
8月18日上午,东兴区兴隆路。
记者在药店见到周小霞时,她正在有条不紊地整理药品,迎接顾客的到来。这并不是她最忙碌的时候,顾客一来,她立马就要拿出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患者介绍药品,或是从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药品中,迅速找到顾客想要的药品。
周小霞说:“入行两年,我知道我们不是普通的营业员,我们所卖出的每一件药品都关乎他人的健康安全,我们必须为顾客负责!”
工作的第一步,
记清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
1994年出生的周小霞,毕业于内江医科学校中医临床专业。2014年毕业后,她进入内江一家药店工作,成为一名营业员。
不过,在周小霞看来,他们并不是普通营业员。
“比起其他行业的营业员,我们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得是医药‘科班\’出身。”周小霞告诉记者,刚出道的她,每天要记各种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比如商品名“史克肠虫清”,通用名叫阿苯达唑片,这是药店营业员上岗的第一步。
“药品不像其他商品,很多药品的名字很拗口,自己得多念几遍才记得住……”周小霞说,她刚进药店工作时,每天拿着本子记各种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有时还要“问”百度,一直到能够熟记为止。“时间一长,大部分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都记得住!”
从几千种药品中,
迅速找到顾客想要的药
“如果你自己都记不清药品的位置和功效,顾客肯定认为你不专业,不会信任你。”周小霞告诉记者,这就是药店的营业员与普通商品营业员的区别所在。
在周小霞工作的药店里,记者看到,十余个货架上,摆满了2000余种药品,分为呼吸系统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多个区域。记者注意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周小霞都能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找到顾客想要的药品。
“熟能生巧,每天都要去拿药,拿得多了,自然就熟悉药品的位置。”周小霞笑言,有时,一天一种药她要拿十来次。甚至,有些熟络的慢性病患者,未等他们开口,她就能立马找出他们想要的药。
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是药店工作的“法宝”
每个顾客来买药,周小霞都要详细询问顾客的年龄、过敏史、身体情况等,再判断患者是否买对了药,往往询问用药史,她要花更长的时间。她说:“乱拿药,既是对顾客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多问几句,可以更清楚患者的身体情况,用对药,病人好得快,我们也高兴!”周小霞说,这是他们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所在。
让周小霞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老年慢性病患者时常来买药,专门要她拿药才觉得安心。每回来药店拿药的时候,老人还特地要给她带点零食,硬要塞给她。她说:“这就是我们与顾客之间的信任!”
新闻推荐
◇段春秀“我申请退出贫困户,把机会留给别人!”75岁的张仕先在市中区永安镇瓦堆湾村村民大会上,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在村民和干部看来,张仕先主动退出贫困户,坚持自食其力,靠自己双手脱贫这种不等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