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明
“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提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我们的战略推进方向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打牢基础,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对内提升增长动能,对外提升服务功能。”市经信委主任葛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内江来讲,要推动工业经济在新时期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按照“基本建成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主动融入成渝、川南区域发展格局”等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持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转型升级发展,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水平。
葛强说,目前,内江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工业化总体水平正处于工业化初期迈向工业化中期的关键阶段,工业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优、产业发展平台承载能力较弱、要素制约严重等诸多困难。
工业强则内江强、工业兴则内江兴。葛强表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为服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书记马波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讲话精神,结合“六大任务”,狠抓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企业精准帮扶、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建设工业强市新局面,为顺利实现“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作出积极贡献。
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确保到2016年底,全市完成技改投入23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技改投入突破1300亿元,新发展100家智能制造企业,新上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100个以上,新增制造业名优品牌100个以上。
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继续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汽配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页岩气开发、信息安全、节能环保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全力构建“5+3+3”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到2020年,内江工业将具备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高级化、集约化特征明显。
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力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力争到2016年底,全市压减钢铁产能120万吨,关闭煤矿企业1处,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户,淘汰建材砖23576万匹、耐火材料1万吨、造纸2.8万吨、印染2400万米,实现节能3万吨标准煤。加快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末,全市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集聚度达到68%以上,承载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以上。
进一步引进工业发展增量。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抓招商,通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招商,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项目),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高新区发展抓招商,全力助推内江高新区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孵化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招才引智抓招商,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结合内江市建设川南经济区人才高地,大力开展人才带项目引进攻坚战。
进一步服务工业企业。“因企施策”助推企业发展,重点推进川威集团、建业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帮扶及风险化解工作,助推企业脱困发展。降低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降成本有关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智慧内江”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业发展,使信息化应用惠及民生。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提振工业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为服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六大任务”,狠抓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企业精准帮扶、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建设工业强市新局面,为顺利实现“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标准运动场竣工建成 硬件建设跨进一流内江职院第七届田径运动会盛大开幕
11月10日,是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万名师生期待的日子,停办了4年之久的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田径运动会盛大开幕。这是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搬入新校区后举行的首场田径运动会,万名师生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