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雯
实习生 王爽
微信抢红包,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娱乐方式,特别是逢年过节,家人群、朋友群、同学群总会有大波红包“来袭”,上一个红包还未点开,下一个红包又出现了。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也迎来一个抢红包的“高峰”。但是,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抢红包时,必须谨慎,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
想要抢红包
必须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红包当然有诱惑力!”家住东兴区北渡巷的邱凤告诉记者,自从自己学会玩微信之后,就离不开手机,对亲朋好友发的红包很少落下,微信提示音一响,她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查看是否有红包抢。前几天,邱凤收到了一名微信好友发的红包,点开之后进入了另一个页面,出现一些商业广告以及一个二维码,末尾还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领取红包”,邱凤迟疑了一下,但想着关注了,能领个红包也不错,便扫描了图中二维码,关注了公众号,领取红包时,却出现“恭喜您抢到52.8元红包,转发给朋友,系统将存入您的微信钱包,请24小时之后查看。”随后,邱凤转发给了部分亲友。
第二天,她满怀期待地打开微信钱包时,发现并没有52.8元存入,并且此后几天都收到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广告。
兑换红包
必须输入个人信息
为了“吸粉”,以红包做诱饵,不少市民都表示遇到过,但是一些以红包的名义套取个人信息,就一定要小心谨慎了。
家住市中区交通路的黄女士说,中秋节前,一名微信好友发送给她一个红包链接,并表示自己已经领取红包,她便点开试了试。不料,“天上掉馅饼”的事不是那么简单,点击红包后,就出现了需要填写名字、电话、银行账户的页面。黄女士称,填写名字、电话并不少见,走在街上遇上推销员也可能要填写,之后就会收到电话或者短信。
真正让黄女士感到犹豫的是,需要填写银行账号。“微信红包里的钱应该直接存入微信钱包,我从没有遇到过红包里面的钱直接存入银行卡,为什么要输入银行账号呢?”黄女士很快关掉了该页面。
除了黄女士的遭遇外,市民邓勇也告诉记者,他遇到过类似的诈骗情况。他曾经将一张卡内余额仅剩几十元的银行卡账号填写在红包链接后,仅仅十多分钟,便收到短信提示,该银行卡内剩余金额被转走。“花钱买了一个教训,从此以后,我对微信抢红包很谨慎了。”邓勇说。
红包链接点开
需下载软件
无独有偶,关于抢红包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层出不穷。家住市中区史家镇的贺燕表示,她在抢红包时,还遇到过需要下载某软件的情况。中秋节时,她的微信收到了不少亲友的祝福,以及亲友发来的红包。在一个好友群中,一名好友发出了红包转账链接,上面写着某公司“为庆祝中秋佳节,转账200”的字样。
出于好奇,贺燕点了进去,发现这是一个链接,会弹出下载一个软件的页面。以为是一般APP推广,贺燕也没有想太多,便点击下载,可是下载之后又出现一个下载页面,她依旧点击确认。就在这个时候,贺燕的丈夫在一旁觉得不对劲——下载的内容很像病毒。丈夫立即让贺燕关闭,并卸载已经下载的软件。丈夫告诉她,在网络上看到过相关事件,可能是木马,会盗取手机内的重要信息。第二天,贺燕再次点开该微信链接,出现“已停止访问该网页”的警示。
“现在想着都后怕!”贺燕说,幸亏当时丈夫在身边,否则自己贪图小便宜可能会招来大损失。
提醒
抢红包需谨慎遇上假红包及时举报
某公司网络技术安全员罗健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公众号或者商家利用抢红包做活动,吸引粉丝。但是大家在参与抢红包活动时,要仔细确认发布红包活动的主办方是否正规可信,尤其是面对需要提供大量隐私信息、填写支付信息的活动,一定要格外警惕,那很有可能是假红包,诱导关注事小,万一盗取重要个人信息酿成经济损失事大。
随后,记者联系微信客服了解到,微信红包在微信群里显示为橘红色,点击后会直接显示是否抢到红包。如果点击后附带链接需要下载APP,就要谨慎小心,以免被病毒入侵。此外,还有领取红包点击后需要输入支付密码,这种情况也应该注意,任何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才能领取的红包,基本都可以确定为骗局。如果在微信中遇到相似情况,可以在微信系统内根据提示对相关公众号、链接、个人进行举报。
新闻推荐
9月以来,国网内江市东兴供电分公司变电运检班按照市公司要求,组织开展了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隐患专项排查。此次反措专项排查旨在扎实推进“两票三制”专项安全整治深入开展,重点防止人身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