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来,彭明元夫妇就一直为儿子的病奔波。6年来,为医治因患糖尿病而引发糜烂性肠胃炎等多种病症的儿子,彭明元夫妇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如今,身为退休老师的彭明元,除了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偶尔送儿子去次医院,就只有上山挖草药来给儿子治病。
“他还那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尽一切办法,我们老两口也要给儿子治病。”说起患病的儿子,79岁的彭明元说,只要他们两老在一天,就一定会照顾好患病的儿子。
◇本报记者 曾利军 实习生 程家毅 文/图
困境:儿子患病6年,花光家中所有积蓄
彭明元生病的儿子叫彭云,今年48岁,尚未结婚成家。除了彭云以外,彭明元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现在都已成家。
彭云在没生病前,做了一点小生意,生活还过得比较宽松。然而,这一切在6年前,突然被彻底改变。
那年,彭云感到身体不适,经常出现头晕和拉肚子现象,前往医院诊断后得知,自己因患糖尿病而引发糜烂性肠胃炎等多种病症。
“从那时候起,儿子的生意就没有做了。为了治病,他经常往返于内江城区各大医院之间。”彭明元说,在儿子患病的6年时间里,花费了近20万元,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在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不少钱。
父母:不离不弃,细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儿子
9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兴区田家镇都堂村7组的彭明元家中。堂屋正中摆放着几个装满玉米的箩筐,一旁的竹篮中装着一些草药,彭明元和妻子何玉兰正在清理草药。
见到记者,彭明元夫妇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坐。“你不要见笑,家里乱七八糟的。”何玉兰一边收拾一边对记者说,由于自家房屋要拆迁,现在居住的房屋是租的村民的房子。
走进堂屋,记者看到,屋内四处摆放着装有各种药物的塑料口袋。“我儿子现在下床都恼火。”彭明元介绍说,儿子彭云除了断断续续在医院治疗,从医院回来就只能躺在床上,起床都要人搀扶。
在彭明元夫妇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彭云。面色发黄的彭云躺在凉板床上,被子盖得严严实实的,只有头部露在外面。
“头是晕的,下床连站都站不稳。”彭云说,自从6年前患病后,几乎每天都躺在床上,衣服裤子都是母亲帮助洗的,就连做点家务,自己也无能为力。
彭云说,患病前,自己所在的单位倒闭后,他便在外做起了小生意,而且效益还非常好,可没想到被病魔缠上了。
“最初就是拉肚子,不管吃什么药都没有效果。”彭云说,后来不但拉肚子,而且头特别晕,连站立都成问题。之后,他便前往了内江各大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但效果甚微。
无奈:无力送儿子进医院,老两口挖草药给儿子治病
彭云生病后,每天照顾儿子几乎成为了彭明元夫妇生活的全部内容。
彭明元是一名退休教师,每个月可以领到几千元的退休工资,但6年来,几乎所有的钱都用于给儿子治病。
“儿子病了,家里除了我每个月的一点退休工资,就再无其他经济来源,所以彭云患病这6年来,住院治疗都是断断续续的。”彭明元告诉记者,每次他和妻子凑够儿子在医院住院治疗几天的钱后,就将儿子送入医院,钱用完后,又只得出院回家养病。
由于彭明元自己知道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除了儿子在医院治疗,6年来,他经常都要和妻子到山上去采集一些草药,晒干后熬给儿子喝。“自己这么大的年纪,也没有办法出去挣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彭明元无奈地说。
看着躺在床上的彭云,彭明元和何玉兰担心:“他还这么年轻,还未成家,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们老两口的年纪这么大了,真不知儿子以后该怎么办?”
儿子:本该孝敬父母,愧疚自己卧病在床
俗话说,养儿能防老。
退休过后的彭明元本应该和妻子享受天伦之乐,但因为儿子患病,6年来,老两口为照顾儿子,连远门都没有出过。
“儿子住院的时候,都是我去医院照顾,出院回家后,主要就是他妈照顾。”彭明元含泪说道,最恼火的是每年的冬季,妻子何玉兰不仅每天要洗衣做饭,还要忙农活,双手都长满了冻疮。
而对于父母的细心照顾,彭云沉默了许久后说:“本来应该是自己照顾父母,结果却变成了父母照顾自己,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这样就能照顾和孝顺年迈的父母。”彭云说。
彭明元联系方式:13698309958
新闻推荐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熊子虚)近日,记者在东兴区政府办了解到,东兴区开展新农合人员纳入金保工程数据库的信息数据清理,加快信息系统扩容升级,确保医保基金平稳过渡,安全运行。同时,逐步制发社会保障卡,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