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经开区四合镇中心小学校陈智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师还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初学数学语言或说得不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充满信心,增大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当学生说不出时,我会耐心地说:“不要急,慢慢说,说错也没关系。”当学生说得不完整时,我会让他的“左邻右舍”来帮助,让他们共同完成某一句完整的话。当学生说错时,我会友善地说:“没关系,你可能某个地方没听明白,再认真想一想。”当学生有好的见解时,我会毫不吝啬地表扬他、鼓励他,并且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对这位学生的表扬,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同学们在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表达的机会多了,自信心也提高了。
二、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有些教师偶尔也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三、培养良好习惯,学会阅读
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学生阅读,那么,他日后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学习条件相对差,阅读的书籍少,影响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家长思想观念较落后,对孩子在家里的阅读学习检查少、督促少,也使得农村学生阅读量少、理解能力差。在小学数学应用方面,每句话都有它固定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者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感悟数学语言,从而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含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理解数学语言的基础,也是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基础。
四、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一)、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理解。要想真正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会用、会说数学语言。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1、让课堂更和谐,让学生敢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人文环境的建设,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
2、要求学生说话要正确、完善、准确、精炼。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有时候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师应该及时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说话要有根据、连贯、通顺。有些学生的答案是听别人说的,有些学生知道结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或者说不清依据,更有甚者是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口气瞎猜的答案,所以,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多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握时机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应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新闻推荐
(记者付垚霖)国庆假期,无论是在商场、超市,还是在餐饮门店,消费者忙消费,商家忙掘金。10月4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国庆“黄金周”里,内江市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活跃,消费市场呈现“稳、进、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