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当我的文字变成铅字那一刻……内江日报社专刊部编辑 王莉萍

来源:内江日报 2016-11-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从业8年,经历过无数采访,但那一次采访一直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采访对象是一名7岁的男孩,小名黄圆圆,家住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5组,虽然有父有母,但父母离异,之后又遭遇车祸的父亲干不了重活,靠跑摩托挣钱,根本没心思管孩子。三餐不继的小圆圆睡桥洞、睡屋檐、睡鞋柜、睡废弃的铁罐;渴了,摘东家的果子吃,饿了,拔西家的萝卜啃;提起他,亲人一脸漠然,熟悉的乡邻不断摇头叹息,没人为他洗脸,身上永远穿着不合身的脏衣服;调皮捣蛋之后,迎接他的是父亲一次比一次严厉的“教育”,锁兔笼,用链子拴在门口,甚至用绳子捆上,用摩托车拖拉,磨破了手腕,也只能自己抹点牙膏忍着。

我震惊地了解着这一切,迫切想为小圆圆做些什么,找到他的父母亲人,对方告诉记者,自己都有一个家要管,实在没有精力照顾一个“造包”。因为长期无人管束,小圆圆有了小偷小摸的习惯,而且确实比较调皮捣蛋,父亲一次次把他送到学校,最后都被劝退。

提起小圆圆,村民们都摇头叹息,一脸复杂。他们都建议把孩子送到附近一所管吃住的工读学校。我到该校了解后得知,该校主要招收11-17岁的有轻微违法犯罪或行为有严重偏差的未成年学生。圆圆一来年纪太小,生活根本无法自理,二来,他现在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和这些“问题”学生呆在一起,可能不是很好。

我最后找到相关部门,部门表示他们会在生活上给予父子俩一定的帮助,至于教育,也会联系相关学校。

采访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感充斥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7岁的小圆圆,可爱,聪明,虽然穿着脏衣服、烂鞋子,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笑得很开心,不为或者不懂为自己的遭遇难过。但他留给村民更多的印象是他悲惨的遭遇,以及让人头痛的“造”。

心情激荡之下,我写下了《别让祖国的花朵蒙尘》的千字评论,并连同稿件在日报社会版刊发,看着见报稿件,我只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改善圆圆的现状,让他过上正常的生活……

从2008年到现在,一转眼,已经过去8个年头,从风风火火的记者到电脑面前的编辑,从无冕之王的光环中走到现实,写稿编稿充斥了我的生活,作为编辑时的冷静与化身记者时的热血在身体里不断转换,虽说干媒体这么多年,见得也多了,但新闻激情永在,热血不会冷却。当初大学选专业时,之所以选了新闻,一大半来源于自己坐不住、喜欢到处跑的性格,等真正干了这行,才发现了理想之下的荆棘,不过,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报纸上的铅字那一刻,一种莫名的神圣感让我百感交集,自此交付了身心,最终在这行一干就是8年。

都说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从大学接触新闻知识,到最终成为记者、编辑,不知不觉间,已经对报社有了归属感,除努力促进报社的其他经济发展外,在本职工作中,我努力在版面稿件以及记者选题上下功夫,一旦有好的选题,就和记者一起讨论,精心策划,争取写出亮眼的稿件来。面对部门新来的记者,我都关注有加,希望能让他们尽快上手,及时沟通其选题以及写稿方向,并鼓励他们努力采访,写好稿,要心怀新闻理想,就像一位记者的QQ签名所说,“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

黑眼圈、包里装着的采访本随时告诫自己媒体人的身份,8年风霜,媒体人的习性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保持新闻的敏感性。

一朝风来,纸媒风云突变,新媒体异军突起,报社在求新求变,检视自身,加强学习也是迫在眉睫。未来已来,作为报社一员,不忘初心,愿奋力发出光和热,助报社摸索前行,迎接未来挑战。

新闻推荐

市第七次党代会举行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马波主持会议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梨媛)9月1日下午,市第七次党代会举行主席团第五次会议。会议由马波同志主持。会议听取了总监票员关于七届市委候补委员预选结果的报告,通过了七届市委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当我的文字变成铅字那一刻……内江日报社专刊部编辑 王莉萍)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