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内江日报社特稿部记者 张小丽

来源:内江日报 2016-11-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已经顶着记者的头衔在内江这座城市行走了三年。

三年时间,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一个人可以由青涩变得成熟,最初的梦想也可能会变得模糊。但记者却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在这一行做得越久,有些东西便会像细菌一样渗透进血液,变成骨子里流露出的性格。比如,在面对新闻线索时,必须像士兵接到命令一样,立刻赶到新闻现场,并保证它能准时出现在报纸上。

三年来,多少次奔走在崎岖的小路上,鞋子、裤腿裹满泥巴,只为了核实采访对象的一句话;多少次,忘了自己只是一个弱女子,却顶着各种威胁,婉拒一切利诱,只为捍卫一个事实真相;多少个夜晚,忍着一身的疲惫和病痛敲打键盘,只为保证第二天的报纸版面能够正常出版……

不能按时吃饭,不能准时睡觉,不能抽出时间陪伴家人,累了、病了想休息,但接到采访任务就必须背起采访本出发,这是三年记者生涯的日常。累吗?有时候是真的觉得很累。但是,三年也就这么过了下来,反倒习惯了,就像奔赴战场是战士的宿命一样,作为记者,早已把采访和行走当成了一种责任,也就不觉得苦了。

要说真正的苦,莫过于对记者职业前途的焦虑。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曾经,“记者永远在路上”是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表述,它激励着年轻的我们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血投身其中。但是,在“互联网+”掀起的媒体变革时代,当各种新媒体一夜之间占据了手机、电脑最前沿的传播端口,“纸将不在,报焉能存”的“报业消亡”之说似乎成为共识;当网友们早已习惯了靠自媒体上那些信息碎片,自己去拼凑事实,去挖掘所谓的事实,“记者无用论”甚嚣尘上,我们还有什么动力支撑自己忍受一切艰辛,去执着追求新闻理想?

无数个迷茫的夜晚,我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记者这个苦行当?自媒体时代,我们如何重塑职业荣誉感?

一又一次,我徘徊在坚守与放弃的边缘。但是一次又一次,当互联网上谣言肆虐时,最后站出来正本清源的总是我们主流媒体的记者,我忽然明白了,即便人人都能当记者,但,我们的专业性,无人取代。

一次又一次,当我开始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是一次又一次,当这座城市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由我们去见证,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即使时代在变,但,我们的权威性,依然无法取代。

传播事实,报道真相,在海量信息和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依然显得犹为珍贵。不管媒体技术如何进步,我们所贡献的社会价值永不会消失。在传统传媒业面临转型,记者职业面临严峻考验的今天,我们仍需鼓起勇气,重温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

迎来又一个记者节,我只想给自己和同事们分享一句话:不忘初心,负重前行。

新闻推荐

市第七次党代会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马波主持会议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梨媛)9月1日上午,市第七次党代会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会议由马波同志主持。会议听取了总监票员关于七届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预选结果的报告;通过了七届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内江日报社特稿部记者 张小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