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17年来,他几乎走完了东兴区大大小小的敬老院

来源:内江日报 2016-11-0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骁 实习生 陈莉萍 文/图

11月2日,深秋的早晨气温偏低,不少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睡觉,田家镇正觉敬老院的老人们却早早起了床。在他们看来,今天是特别的一天,因为有一位特殊的客人要来看望他们——

A

敬老院里:爱心人士捐赠物品 暖身更暖心

当天上午9时许,随着一阵汽笛声的传来,48岁的爱心人士吕长洪用车拉着几件硕大的包裹来到了敬老院,院里的几名工作人员连忙上前去将这几件包裹抬到了院坝里。打开这些包裹,里面有43件军大衣、43双棉鞋和3把轮椅,总价值大约13000元。

看到这些过冬物资,敬老院的老人们格外高兴,排着队等待着给他们分配。吕长洪拿出一件军大衣里为一位老人披在了身上,老人穿上后欣喜地左拉拉右拽拽,连声说:“穿上正好,暖和暖和”。

除了军大衣是事先为老人们特意测量过尺码的外,43双棉鞋也是事先按照每个老人的尺码买的。其中有一双棉鞋比较特别,这是吕长洪特意为敬老院唯一的女性定做的。这名女性叫刘长素,她的鞋子尺码为32码,吕长洪在统一购买棉鞋时发现没有她的尺码,于是吕长洪便为她特意定做了一双,还特意选了女性喜爱的鲜艳颜色。从吕长洪手中接过新鞋,刘长素迫不及待地坐在板凳上穿上了。“这双鞋子好轻啊,很合适,很暖和,谢谢爱心人士。”刘长素笑着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在刘长素旁边,83岁的杨华树正坐在轮椅上用手推着慢慢移动。据了解,杨华树住在正觉敬老院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以前他的腿脚就特别不灵便,前段时间在一次意外中他彻底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天天都只能卧床生活。这次收到爱心人士给他送来的一把轮椅,他说,以后终于可以自己出来透透气了。“以前我出来都要找人背着才行,现在我有了这个轮椅,方便了自己也减轻了别人的负担,真是太好了。”

B

敬老院负责人:敬老院条件艰苦 这次捐赠是雪中送炭

“我们敬老院的条件一直都不好,一直都希望社会上有人给予他们帮助。”记者从正觉敬老院负责人吴洪那里了解到,正觉敬老院的条件一直都比较艰苦,院内现住有老人43名,平均年龄60多岁,主要为老年人,其中有3名瘫痪无法行走的老人和1名30多岁的智力残疾人。这些老人的衣服除了政府统一发放的服装外,老人们身上穿的衣服大多都是村民、亲友赠送的,另外,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时不时地也会将家里的衣服带来送给老人们穿,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天,老人们御寒的衣服还是不够。

吴洪说,眼看着冬天又要到了,她正为老人们的御寒衣物着急的时候,爱心人士吕长洪就给敬老院送来这么多爱心物资,这对于整个敬老院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的事情。“这次吕先生百忙之中特意来给我们送东西,我和老人们都特别感动。”

C

爱心人士:做一辈子好事难 但我就是要做一辈子

“我是穷孩子出身,我深知贫困的滋味,但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人。”爱心人士吕长洪说,他出身于资中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家里穷,穿的都是补满补丁的衣服,这让他对寒冷的印象特别深刻。但因为受了母亲影响,军人出身的他在部队时就开始帮助他人。从部队转业后,吕长洪在内江开始创业开公司,目前,公司越做越大,他献出的爱心也越来越多。从1999年开始,他开始每年捐助内江市的敬老院、残疾人和退伍老兵,渐渐地,有孝心、做善事成了他的习惯。他说,17年来,东兴区的敬老院基本已经被他走完。

“有一天在街上,突然看到有两名我认识的敬老院老人穿着我送的衣服,我感到很高兴。”吕长洪说,10年前,他在双桥村看到两名老人穿着自己送的衣服,老人激动地对他说,这是自己一辈子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没想到一件平常的衣服能他们如此激动。”通过这件事,吕长洪心灵深受触动,并暗暗决定,要让生活困难的人都穿上自己送的衣服、鞋子,盖上自己送的棉被。

前段时间,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吕长洪找到民政部门希望能够捐助一些敬老院,民政部门就将田家镇正觉敬老院需要捐助的信息发给了他。前天,吕长洪特意开着车来到敬老院观察这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当他看到老人们身上还穿着单衣、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长期卧床时,心里十分难过,于是向院里负责人表达了愿意捐赠的意愿,并一一记下了每位老人的衣服尺码和鞋子尺码等。

“我儿子曾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而我就要做一辈子好事,继续为老人、残疾人做实事,尽自己所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吕长洪说,在今年冬天来临之前,他还将前往下一站田家镇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送去17件军大衣和17双棉鞋,让他们也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新闻推荐

辞工返乡照顾重病父母 她的孝心感动乡亲——走近永安镇瓦堆湾村村民晏丽英

八月酷暑。16日早上9点,火辣的太阳已经晒得人汗珠直冒。从8公里外的场镇买菜回家的晏丽英,衣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回到家里,她顾不得坐下,又接着洗衣服、打扫卫生、做饭……父亲重病,母亲瘫痪,弟弟智障…...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17年来,他几乎走完了东兴区大大小小的敬老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