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紧扣中央、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惩治腐败、维护民生为目标,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突出对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难点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积极为内江市促进依法行政、维护财经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等保驾护航。全年共开展计划内审计项目(调查)227个,其中,市审计局开展计划内审计项目(调查)30个。
在审计工作中,全市审计机关加大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突出涉民、涉农和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等审计重点。大力推动审计工作改革创新,着力构建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从改革体制、健全法治、完善机制、规范制度、强化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促进完善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预算执行审计关注重点促进新增收
财政审计重点关注了新预算法贯彻落实情况、财政资金绩效情况、新增债务管理及存量债务消化情况、财政存量资金盘活情况、市级财政决算(草案)的真实、完整、合规等情况。
地税审计重点关注了税收征管数据的真实性、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对税收产生的影响、“双创”等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情况、“营改增”政策执行对内江市的影响以及代开发票的管理情况等。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着力关注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专项项目资金管理与支出时效,“三公”经费与职能履行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执行等情况,加大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车购置及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延伸审计了部分部门的下属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审计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整改,强化了单位内部管理。全市审计机关开展预算执行审计项目46个,其中,市审计局完成了2015年度市财政局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市地税局税收征管审计、市中区人民政府2015财政决算审计,同时完成市质监局、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的预算执行(含决算草案)审计5个,促进市财政增收10754.58万元。
■经责审计创新改进实现新突破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的特色所在,也是审计创新的突破口。去年,全市审计机关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改进审计方式,共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4个,其中,市审计局完成了内江一中、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经开区公安分局等7个单位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其所管辖的部分单位。
在审计中,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动科学发展为目标,重点检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与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的情况;关注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及实施的效益性情况,债务管理情况,以及“约法三章”和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落实等情况。
同时,积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式,一是整合审计资源,统筹组织实施。如在去年实施的一个主要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抽调市、县审计骨干组成审计组,统筹安排审计力量,确保在2个月内完成了30个大的审计事项的现场审计。二是突出审计重点,拓宽审计内容。将城市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政府性债务管控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落实的情况都纳入了审计范围。三是注重原因分析,界定经济责任。对于审计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领导干部就此问题担责的责任点,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四是力促审计整改,发挥审计实效。现场审计过程中,注重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使其充分认识到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即着手对部分问题进行了整改。
■政府投资审计落实“三转”新措施
在审计政府投资项目中将 “三转”落到实处。一是转思路、破瓶颈,针对投资项目普遍存在工程造价虚高,审减率始终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转变审计思路,在坚持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工程造价为中心的同时,努力实践审“价”和问“责”相结合的新思路,强化对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及参建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审必透”、“每审必深”。二是转职能、促规范。全面关注项目投资决策、招(投)标、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竣工验收、结算办理,以及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与指导性的审计建议意见,促进建设单位规范管理。三是转方式、提效率。针对目前投资审计任务重和审计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在督促业主单位把好结算审核关的同时,努力实践由审计机关直接审计,逐步向购买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项目审计转变。强化对中介机构审核结果的复核,以及廉政风险的防控,通过“借力、借智、借技”,更好地履行投资审计监督职责。
全市审计机关完成竣工决(结)算审计项目428个(含计划外),审计项目总投资548933.51万元。市审计局完成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东桐路北段土地整理项目、市防洪堤景观工程、汉安大道东延线道路工程等政府竣工决算审计项目40个(含计划外),审计总投资179402.91万元。同时,审计机关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审计单位沟通提出整改意见,依法核减了虚增工程量、高估冒算的款项,促进规范了投资行为和建设管理,推进了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专项审计稳步推进提高效益
完成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专项审计10个。
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组织市、县(区)审计局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重点检查各部门、各县(区)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了办事流程;进一步推动了重大项目建设。针对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县(区)积极整改,加大了项目的推进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简政放权等便民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通过对县(区)上审下和对市本级同级审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总体来看,内江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开展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组织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对32个行政事业单位(其中:市本级10个、县级22个)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进行审计。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新意识
全面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市外送177名审计干部到南京审计大学培训学习,组织了700多人次参加省厅及市局组织的审计大讲堂,200多人次参加了署、厅以及市上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教育,全市审计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大幅提升,进一步壮大了审计干部队伍的力量。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审计干部思想引领。认真开展驻村帮扶、走基层、双报到、计生三结合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审计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
加强廉政建设,保持审计机关良好形象。认真组织全体审计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审计“八不准”纪律,局领导带头讲党风廉政课,局党组书记、局班子成员以及各科室分局负责人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细化责任体系;与全体机关干部职工签订廉政从政承诺书,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开展改进作风、转型提效活动,狠抓对“四风”问题的督查,不定期地对各县(区)审计局、市局机关采取作风效能突击检查,还深入到市县(区)审计现场开展廉政督查;加强对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紧盯机关各重要岗位和易发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紧盯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局机关新提拔的4名中层干部进行了廉政函询,对新任职或调整岗位的14名科级干部开展了任前廉政谈话,在全市审计机关营造了清正廉政的良好氛围,保持了审计机关廉政从审、洁身自好的形象。
(岳彬)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陈梨媛实习生邓红印2月22日,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飘香园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承载着全市人民的重托,380余名市人大代表汇聚一堂,为内江发展建言,共同描绘内江更加美好的蓝图。...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