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内江市中区城南街道黄桷井社区03网格内,老旧院落改造施工将交通路461号院的一堵围墙换成了栅栏,居民们认为影响了安全而怨声载道。李茂君和网格员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花了一个多星期,才把所有居民的思想工作做通,这让她意识到“网联委要为居民服好务,更要引导居民提高自治意识和水平”。
3月7,本报新春走基层采访组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深化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工作,延伸居民小组服务功能,2016年8月开始,城南街道率先在黄桷井社区试点,相继划分设立了3个网格,推行“小网格”为平台的“微治理”,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为什么选择黄桷井社区?“这里位于市中区老城区,商场和批发市场集聚,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居民楼栋都是破产企业家属院,下岗失业职工多。”社区书记陈雪莲说,由于过去长期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居民自治服务能力薄弱,导致环境脏乱差,各种矛盾复杂且尖锐。
城南街道01网格最先划定,随后组建网联委:居民们选举产生主任1名、委员4名(其中1人是社区民警或协警),再根据“小网格、大联合、微治理”的原则,将网联委成员、网格员、社区党员、物业人员、业委会成员、社会组织成员等力量“打捆”,全部充实到网格居民服务队中。社区原有的闲置房简单翻修后,成了网格支部活动室、网联委议事室和纠纷调解室。
建起了网格,配齐了人员,如何把基础打牢?网联委给出的答案是“三单五步法”。“三单”即建立房屋信息清单、家庭基本信息清单、特殊人群信息清单,“五步”即建立民情台账、精准掌握民情、现场办公处置、综合反馈信息、监督跟踪落实。目前,01网格已采集核对“三单”信息1775户,破解了网格治理中信息不清的难题。通过“五步”服务流程,实现了政府、社会服务资源的精准投放,有效提升了网格协调处理和服务效率。
通过小网格中的“大联合”,“微治理”路径逐渐清晰:网格功能向“网格+”延伸,党员服务室、便民服务站、流动信息咨询岗陆续建立起来;在网联委的引导下,居民自治章程、自治公约和“民主议事、民主协商”机制相继建立,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小网格”聚“大民生”、用“微服务”促“大和谐”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已初见雏形。“网格员单一化服务向网联委组团式服务转变,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破解了谁为居民自治服务,怎样服务的难题。”城南街道办主任赵跃说,下一步,网联委模式将在城南街道的17个网格全部推广,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快响应”。本版文图记者麻蓉生夏修露余力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龙朝阳“向左转,右边出不去。”3月4日,“花芊谷”农业主题公园的迷宫内,一名小女孩迷失了方向,她的父亲在外面大声指挥。现场由玫瑰花树和藤蔓构成的小型迷宫受到了游客们...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