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内江市市中区靖民镇石马村“第一书记”唐筱梅,突发心脏主动脉血管破裂离世,年仅59岁。2015年,57岁的唐筱梅从靖民镇计生办主任的岗位上调任石马村“第一书记”,他协调村民修桥修路、用脚步丈量土地、下深水落实责任,以实际行动让“第一书记”四字生辉!
公私分明的金牌协调员
作为基层干部,唐筱梅很明白基层的难处:村里穷、没办法、要想富、先修路。2011年,唐筱梅在靖民镇计生办主任的岗位上同时兼任长安村驻村组长,协调修路成了他工作的重点。
近两年,长安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该村连接玉王庙五支立交以及双雁小区的两条线路,成为长安村发展旅游的交通命脉。
据长安村原支部书记黄天富回忆,修路时经常涉及到农民土地占用问题,。有一次遇石谷村村民拦路,唐筱梅冲锋在前,挨家挨户入村商谈,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前后协调不下20次,做通10余户村民思想工作,顺利完成石谷村四、五组100多米土地协调任务。
土地问题基本解决,资金问题接踵而至。
修建总长约950米、宽3.5米的脱贫路,需要的启动资金不是一点半点。村里穷,拿不出多余的资金,唐筱梅就利用私人关系找到老同学廖茂春,替村里面募捐4万元修路款,加上每位村民出资1000元以及市区的项目资金支持,共筹集到105万元,顺利解决资金问题。
欠债10万不做建档立卡贫困户
唐筱梅住院了。内江市专一院的门口聚集了许多群众,他们都来看望生病的唐书记!
妻子袁丽看着伤心流泪的群众,才深深体会到丈夫对工作的付出之多!
出生贫寒的唐筱梅从小便懂得要勤俭持家、廉洁工作,他教育子女也是这样说:“要节约!要靠自己!”
妻子跟他说:“别人的子女都有安排,你就一个儿子,也不管!”唐筱梅却说:“一切都要凭自己的能力。”
在参加工作的30多年里,唐筱梅始终奋斗在一线基层岗位上。儿子很早患有肝炎,儿媳在2014年被查出白血病,除去医疗报销,家里每月仍然需要自付3000元左右的医药费,现今欠款已达10万元。
作为基层干部,唐筱梅家庭财政一直是“负数”,他不领低保,不做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清明节前,袁丽告诉唐筱梅要回家给父亲上坟。前一天晚上,唐筱梅又去加班了,第二天晚上九点过才回到家,躺在沙发上沉沉睡去。4月11日上午,唐筱梅准备出门去洽谈土地流转协议时突然病倒,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妹妹说:“哥哥虽然走了,但是他的为人,这些年做的事情,都是我的榜样。”
马忠剑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新闻推荐
马波调研市级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时强调统筹推进交通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重要交通枢纽
(记者刘小玲)5月16日,市委书记马波深入黄荆坝大桥及连接线、沱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市级交通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强调要统筹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