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全球蔓延。5月14日,总部位于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针对加密文档恢复的免费软件——“永恒之蓝”比特币勒索Office数据恢复工具V1.0,让世界看到了电子信息安全产业的“中国智慧”,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内江经开区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实力。
内江经开区是1992年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2013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
浩物机电曲轴生产国内领先;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通过英国GMP认证的中国抗癌针剂生产企业,研发出14个抗癌针剂;梓橦宫药业是四川省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正在加快推进与国药集团的合作……
该区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动力,奋力推进“转型发展先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创新创业试验区、辐射引领核心区”建设,努力建设幸福美丽“国开区”。经过内江经开区人的精耕细作,在这块热土上,一批批项目、产业壮大成长。
今年以来,内江经开区狠抓创新创造、转型升级、项目推进、投资促进、产城融合,统筹党的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着力推进“五区”建设。1-4月,全区GDP同比(下同)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3.3%;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2 %,圆满实现“开门红”目标。
以“工匠精神”促产业转型升级
玉不琢,不成器。
促进转型升级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
当前,内江经开区正加速推进转型升级,企业加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是在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要重视和培育“工匠精神”,加速助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作为内江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四川浩物机电子公司内江金鸿曲轴的产销量已连续三年全国领先。在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进度,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
四川浩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内江引进500强企业——天津物产集团旗下的天津浩物公司,重组方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上市公司。
该公司重组复牌后,抓住内江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机遇,瞄准成都重庆汽车产业配套产品市场,启动了“轿车、轻型车曲轴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7.24亿元,占地296亩,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已于2015年8月竣工投产,建成联合厂房、生产计量大楼及辅助用房8.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完成曲轴生产线23条,形成了年产曲轴220万件生产能力。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曲轴产品主要为重庆长安、东风小康、力帆、北汽银翔、成都发动机公司配套,其中每年为长安汽车提供曲轴约50万件、占长安汽车曲轴需求的60%。
目前,该公司紧紧围绕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部署,主动配套成渝、服务成渝,全力打造中国汽车曲轴制造基地。重点加强项目二期启动工作,拟与德国曲轴公司合资建设两条高档精密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同时,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加强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动机曲轴制造基地。
以浩物机电为代表,内江经开区积极引导机械汽配企业通过改设备、改工艺,扩大雨田机械、富晟机械等“内江造”曲轴知名度,提升凤凰集团、金德汽配、世光车饰配套能力,增强宏生、鑫发石油机械市场份额。
除了机械汽配,内江经开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取得长足发展。
近日,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收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关于认定“恒通及图”商标为驰名商标》的批复,认定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5类兽医用商品上的“恒通及图”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该认定实现了经开区驰名商标新突破。
2016年1月28日,四川恒通“兽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程奠基仪式举行,拟建设兽药制剂生产线11条,新项目以美国FDA、欧盟GMP为标准,结合全球领先的国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标准进行设计,并按“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 的现代企业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先进的动物制药企业之一,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新版兽药GMP标准的工厂。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安装设施设备,计划2017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巨腾(内江)资讯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外壳、消费电子产品机壳及模具制造的企业。公司2015年投入3300万元导入ABB机器人205台,自动贴LOGO机35台、辅料贴标机30台、全自动螺母机10台等自动化设备,节约人力1500人,生产效率提高20%。2016年,生产塑胶笔记本外壳3500万套,产值11.37亿元,销售收入11.53亿元。下一步,拟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巨腾国际二期项目。
1-4月,机械汽配、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85.3%。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全国掀起了创业创新热潮。经开区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
内江经开区产业孵化园中心区面积10万平方米。通过对办公场所、厂房等硬件和“一站式”窗口等软件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场所、生活配套、注册运营、科技指导、项目开发、行业信息、政策支持,网络通信、咨询管理、创业培训、中介集成和投融资等服务,实现创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公用设施投入,提升中心服务能力。
目前,已建成省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内江师范学院区校合作产业园、内江信息安全产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心四园”,与电子科大联合建成了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工程实验室。已入驻罗普特、基元生物等43户企业,孵化进入中试阶段的有内江信息安全产业硬件生产基地,四川三龙电子有限公司、四川祥和茂制衣有限公司等12户企业。
以“亮剑”精神抓项目落地见效
2015年4月签约,当年11月竣工投产,7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经开区项目建设的新速度。这便是四川富乐德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
为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经开区成立了VIP工作组,全程全方位搞好服务,倒排工期,顺排工序,两个月即完成项目选址、工商注册、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和建设许可等前期工作。
该公司建立了国内先进的设备部件洗净工厂,主要针对中国西南区的半导体、TFT、太阳能行业中关键生产核心设备部件表面清洗和部件设计加工。
内江经开区主要领导表示:“富乐德科技项目的投产,填补了成渝地区在半导体和液晶显示洗净行业的空白,提升了内江经开区配套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能力。以此为契机,我们期待着二期‘8英寸半导体硅棒、硅片生产加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
内江经开区敢于“亮剑”,将统筹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环境,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并在扶持政策、项目争取、创新平台、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敢于战斗、善于战斗,说到做到,这是内江经开区人的工作精神。
前不久,位于经开区内的“苏宁川南地区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项目一期的建成使用,标志着内江市实现了现代化集成物流枢纽“零”的突破,为内江市实现串联成渝、辐射川南、发散全国的物流愿景夯实了基础。
苏宁川南地区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项目是苏宁云商集团子公司内江苏宁易达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5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15年10月20日开工,建成全自动、机械化立体仓储楼,总部办公楼及其他辅助用房等2.4万平方米,于2017年3月1日投入运营。
目前,二期计划正在报总部审核,项目采用信息化、机械化的立体仓储系统的集成方案,将建成国内连锁行业最先进的配送中心之一,成为苏宁云商物流系统运作和发展的重点项目,承担内江及川南地区连锁店销售商品的长途调拨、门店配送、零售配送,投入运营后可支持年40亿元的商品周转。
内江经开区落实项目“任务表”,人人戴上“紧箍咒”, 开展“比精神、比干劲、比速度、比成效”活动,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挂账清单管理,加快推进67个重点项目,以“亮剑”精神决战决胜“项目年”。
此外,该区还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制定入企结对促企稳回升方案,精准施策帮扶。制定海德科技、大尔电气等企业脱困措施。引导祥和茂把制衣车间办到扶贫村。帮助凤凰煤机等企业争取到贴息资金。发挥1.2亿元“园保贷”和5亿元中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4.94亿元。争取中央财政政府性置换债券8.4亿元,已到位1.8亿元。
年初,内江经开区召开表扬大会重奖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安排春节后复工工作。全区“四上”企业2月6日前全部复工复产,呈现出企稳回升良好态势。
坚定不移抓好项目攻坚工作,内江经开区还突出招大引强。围绕延伸“3+1”产业链,依托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园等5个省级平台,区主要领导带队“走出去”;发挥老工业基地改造承接地作用,正大集团、圣华德、工业安装公司等企业搬迁入园有序推进;狠抓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引进厦门罗普特、基元生物等5家企业入驻厦门工业园。
以“绣花”精神建宜居宜业城市新区
北临安靖街,南靠内宜高速,现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该区域,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购物、就医便捷,离目前在建的国家三甲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约5分钟车程;小区附近已建成运营的内江市国际商贸城以及预建设的川南农副产品批零中心,可提供相当便捷的家装购物及日常生活购物。
这便是于2017年1月开始进场施工的内江经开区汉渝大道二期动迁安置还房项目。项目占地145亩,总投资9.94亿元, 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建设安置还房3055套。全年预计完成地下室及地面三层,计划2019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可安置人员1万余人,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解决失地农民住房问题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近年来,内江经开区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一幢幢环境整洁优美、服务完善便利的安置还房拔地而起。截至目前,汉渝大道一期23.4万平方米还房竣工,二期35.8万平方米还房开工建设,累计建成还房小区19个、110余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110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177户。
越是有幸福感的城市,越发注重城市建设的品质,注重“面子”和“里子”的相得益彰。
内江经开区围绕构建“一轴一带两心四区”城市布局和“一带两廊五线七园”生态景观,按照中规院、德国鲁格公司规划设计实施城市建设,建成主次干道42公里,“六横五纵”城市骨干路网全面形成,投资1.2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完成提升改造并投入运行。今年投入4.2亿元实施7个基础设施项目,安靖街南沿线、安民街等道路建设进展顺利。
同时,狠抓城市功能提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推进家居商贸城二期、食品药品电子商贸城、嘉浩CBD商务广场、甜城印象、第一城等项目,打造内江新商圈。加快松山公园、实验小学、内江市高级技工校等公益设施建设。
此外,该区还狠抓生态环境改善。大力推进植树增绿,全面落实“河长制”,整治黑臭水体,完成沱江河流域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
随着主次干道、老旧院落和还房小区、村落环境整治的陆续实施,内江经开区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敢闯、苦干、实拼,内江经开区进一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奋力攻坚,同步推进“五区”建设,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幸福美丽“国开区”行稳致远……
(林波 毛春燕 李弘)
新闻推荐
为社区服务心贴心为群众服务零距离——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王钦
◇本报记者王征刘小玲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王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王东明同志所作工作报告的要点和参加这次党代会的感悟和体会。这位来自东兴区新江街道东风社区的党代表...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