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扎根基层18年,一心为民受称赞——走近东兴区同福镇云台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华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5-31 05:28   https://www.yybnet.net/

◇全媒体记者唐晓萃文/图

曾经的云台村是同福镇有名的贫困村,没有可供汽车行驶的大路,村民增收无产业无渠道,全村基本都是贫困人口。

1999年,当时的同福乡党委考虑到时任同福乡广播站站长的刘金华是云台村本地人,熟悉村里情况,且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都强,于是鼓励他到云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在刘金华的带领下,如今的云台村不但基础设施完善,还有了成片的种养基地,全村共有1986人,贫困人口减少至32人,今年底将全部脱贫,村民们日子越过越好。

服务基层18年

深得村民信赖

日前,记者来到云台村,刘金华正坐在村委办公室里处理村级事务,在他身后的墙上挂满了荣誉牌,这些都是在他带领下,云台村获得的荣誉。今年是刘金华在云台村工作的第18个年头,在这18年里,每个工作日他都会早早起床来到村里,处理完公务后,就习惯性地走到田间地头,查看村里农作物的长势。

“你今年种了些啥?家里有什么困难?”碰见村民,刘金华便主动上前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得知村民有难处,他便主动帮助。

今年69岁的云台村1组村民陈让友身患肺病,妻儿都患有精神疾病,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刘金华得知陈让友的情况后,与村两委讨论,决定对他们家进行帮扶,将他耕种的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宏济生态养猪场,这样一来,陈让友每年可收到土地租金4000余元。

除此之外,刘金华还为陈让友一家申请了低保,并为陈让友申请了医疗补助。根据陈让友家里的劳动力情况,刘金华与村两委讨论决定帮助他家发展鸡、鸭养殖,让陈让友一家又多了一条增收途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刘书记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陈让友说。

今年,7组外出务工村民陈千友回村,打算修建新房,由于他不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新房修建迟迟不能动工。焦急的陈千友找到了刘金华,刘金华告诉他,建房子前需要向国土资源局写申请和提供相关资料,然后再办其他手续。可文化程度不高的陈千友不会写申请,刘金华二话不说便帮他写。

手续办下来后,陈千友对刘金华十分感激:“办这个事情本来很麻烦,但是我整个过程就只动了一张嘴,其余的全靠刘书记帮忙。”

正是因为刘金华常常认真负责地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所以他深受村民的赞扬和支持。记者了解到,上次换届选举,村民们强烈希望他继续当云台村的书记,所以,刘金华又留下来了。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新农村

早在2000年,在调查民意的过程中,刘金华了解到,村民们都迫切希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以前村里别说水泥路,就连供汽车行驶的泥土道路都没有。”刘金华告诉记者,当时村里的冬瓜卖5分钱一斤,利润很低,但是村民将冬瓜挑到城里,要卖2角钱一斤,交通不便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交通难题,刘金华到市区相关部门申请公路建设项目,几个月内,他跑遍了市、区政府、区交通局等单位。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上级部门将公路建设项目批了下来,在刘金华多方协调下,修路的资金问题也得到解决,村里修路没有要村民出一分钱。

在修路过程中,刘金华挨家挨户走访,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积极协调被占土地。“如果当时没有村民的支持,修路也不会这么顺利。”刘金华感慨地说,由于当时村里只有小路,货车不能将建设道路所需的材料运进村里来,挖土和运送材料都只能靠人力。在刘金华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8月,村里第一条公路建设完成。

2016年,刘金华继续向上级申请项目,实现了公路硬化8.9公里,还修建了1.4公里的便民路,云台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从村里坐车到内江城区只要半小时,交通十分便利。”刘金华说。

刘金华不仅让村里有了水泥路,还为村民解决了生活中一系列难题。由于村里生活和生产用水不便,2003年,刘金华在全村推进川中项目改造后,村里有了78口山腰蓄水池,解决了村民生产用水问题。后来,刘金华又向上级申请到红层找水打井项目,在市水务局派工人给村里运来机械设备钻井时,村民积极性很高,纷纷前去帮着搬设备,在村民的支持下,100口井成功修建,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村里看到一栋栋房屋崭新整洁,展现着新农村风貌。刘金华告诉记者,2004年他便向上级申请项目,对云台村的住房、院坝进行改造,村子旧貌换新颜,走在了内江市新农村建设前列。

村容村貌改善后,紧接着,刘金华又开始带领村民开展沼气建设,全村每家每户都出动,帮忙挖池子,村两委负责提供材料和技术。“建沼气池可以减少粪水对环境的污染,粪渣经过处理后杀菌,既可以做燃料,还可以用来做饭、照明。”刘金华告诉记者。

曾经的云台村用电也很困难,村里的11个组都是从其他村引进电,村民用电十分不便。刘金华认为,必须得想办法让村里也安上电线。“想要当好这村支书,就得吃得苦、脸皮厚、受得气。”刘金华几个月往电力部门跑了十几次,为村里争取到了安电线的机会。2005年,安装设计电网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用运来的材料在村里每隔50米处建了一根电杆,还为村民安装了电线。仅半年时间,村民的用电难题也得到解决,云台村成了东兴区最先进行电网改造的标准村。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刘金华切实为村民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为云台村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于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刘金华这几年的重点工作。

2012年,村里有410人都在镇上的松林丝厂务工。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松林丝厂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厂里决定改制,进行人员精简。“那一年,松林丝厂务工的云台村村民被裁掉300多人。”刘金华说,村里几百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他带着村干部深入这些下岗村民家中,鼓励他们重新振作,想办法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村两委多次开会讨论,决定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金华得知富溪镇一位老板想承包土地种植葡萄,为了吸引他来村里办葡萄种植基地,刘金华多次找到那位老板商谈合作,承诺会为他提供优惠的条件,最终刘金华用诚意打动了他。2013年,那位老板到云台村承包了67户村民的土地,种植了387亩葡萄,村民不但可以定期收到土地租金,还可以到葡萄园打工,每天工钱80元。

在刘金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村里的葡萄种植基地,三百多亩的葡萄基地平坦而广阔,品种繁多,有红提、夏黑等品种。由于前3年不能挂果,直到2016年,葡萄基地才开始收益,迟来的丰收格外令人喜悦,云台村的葡萄采摘广告挂到网上,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前来采摘、品尝,香甜的葡萄惹人喜爱,收成的头一年,葡萄园就收益了200余万元。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刘金华又引进了外地投资商到村里发展生态养殖业。2014年,刘金华去市里开会,认识了药厂老板龚声友,得知龚声友有发展生态养殖业的意愿后,刘金华诚挚地将他邀请到了村里商谈合作。在刘金华的陪同下,龚声友考察了村里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后,于2016年6月在云台村承包了324亩土地,开办了宏济生态养猪厂,其中87亩地用来修建高级猪舍,剩下的地用来种蔬菜、粮食作物,解决了猪的食物供给,猪产生的粪水通过庄稼消化掉,促进了庄稼的生长。如今,养猪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养猪总量达到了几千头,带动了当地20多人就业。

现在,到云台村来洽谈合作的承包商很多,但刘金华秉承着对村民负责任的原则,在引进产业时绝不盲目,每次与承包商合作前,他都会对承包商的信用度、产业发展前景等方方面面进行考察,“不仅要让老百姓放心,还要让承包商放心,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刘金华说,村两委还特地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承包商的产业得到了保障。

聊起云台村未来的发展蓝图,刘金华多了一份期盼,“当了这么多年的村支书,不能‘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要为村民多做点贡献才对得起他们。”刘金华说,他希望在2020年全面流转村里的土地,用产业发展带领全村家家户户走上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东兴区运政部门:在全区开展寄递物流企业专项检查

(孟俊记者钟雨君)5月23~26日,东兴区运政部门在全区30家寄递物流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组先后到圆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快递、快捷快递、申通快递等寄递物流企业和部分乡镇代理点进行检...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扎根基层18年,一心为民受称赞——走近东兴区同福镇云台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