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征
正值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之际,“内江锦江国际酒店杯”2017中国·内江第八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开幕式已于昨日举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本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在延续以往民俗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还举办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返乡投资恳谈会、内江旅游推介洽谈会等商贸、招商活动,通过文化经贸活动的互动互融,有力推动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
以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为平台,内江市把开放合作作为集聚生产要素、加速资本积累的直接路径,作为推进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推手,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
开放内江,正在奋力书写新时期“赶考”路上新答卷。
抓增量
打造稳增长的“主引擎”
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优质的增量推动,优质的增量从何而来?
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放眼全市经济版图,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突破性的大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来头”——招商引资。
去年以来,内江市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实施“走出去”工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更大的气魄、更新的理念、更高的层次推进对外开放,投资促进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打造“内江实践方案”升级版,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作出了新的贡献。
——新引进重庆明众科技年产3000万只汽车减振器生产线、海门慧聚肝素钠原料药生产线等五大优势传统产业类项目182个,协议投资总额301.84亿元,进一步促进传统支柱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升级;
——新引进中建材镀膜产品深加工及光热玻璃研发制造项目、深圳劲抖科技微型马达生产线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90个,协议投资总额192.98亿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新引进苏宁云商农村电商合作项目、万成投资“互联网+文化艺术”电商基地项目等现代服务业项目61个,协议投资总额228.72亿元,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
——新引进重庆润桥内江优质九叶青椒种植园、珠海永博内江农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项目99个,协议投资总额95.77亿元,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为内江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全域开放”交上了一份有分量的答卷。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实现了“量”的新突破、“质”的新提升,对外开放合作上了新水平。
瞄准“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这一目标,去年以来,内江市围绕“5+3”重点产业分别在重庆、成都、北京等地举办了“配套成渝第一城——内江产业投资推介会”“内江配套重庆机械汽配企业合作座谈会”等专题活动。围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现代商贸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开展了“2016内江电子商务暨现代物流招商推介会”“内江承接重庆现代服务业暨返乡创业座谈会”等专题活动。
与此同时,内江市充分整合16个返乡创业园区、近10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器、9大电商集中发展区和各类行业平台,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农村改革、“互联网+”、民生改善、基础建设、资源对接、资本合作“八大回家工程”。去年,全市新增返乡创业3802人、新增创办企业473户,实现投资142.43亿元。这些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正在成为支撑内江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内江市致力于“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开放发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强化融入成渝、服务成渝、配套成渝、对接成渝,突出投资合作、招才引智,成功举办海外高端人才进内江、第九届中交会等活动,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38.78亿元,同比增长12.84%;今年1~4月,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05.27亿元,增长13.39%,其中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知名企业项目14个,返乡创业项18个。
内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促发展
提高招商引资“含金量”
新常态下实现稳增长,内江最缺什么?最缺大项目、好项目引领支撑。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提高招商引资“含金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长期发展后劲,是补上这块“短板”的务实之举。
位于内江经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汇宇制药公司内,公司高层正忙着推动产品在中国注册,以尽快实现在国内销售。这是一家专注于抗癌领域的新兴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欧美、中国、亚洲、澳洲、南美洲等主流市场,拥有超强的国际抗癌药市场竞争力。目前,汇宇制药是中国第一家通过英国GMP认证的抗癌针剂生产企业,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启动注册。
2017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内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无到有,再到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内江高新区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如今的内江高新园,已成为内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企业纷至沓来。
今年1~3月,全市到位市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76.57亿元;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82.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4.28亿元。
从扩大开放看,今年,内江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3个,引进知名企业投资项目14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9个。同时,还通过鼓励和引导市内骨干企业拿出优势资源、优质资产、特色产品及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与3个“500强”企业对接合作,推动企业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方向发展。
从创新创业看,目前,内江市拥有各类中级以上科技人才3.9万余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310多家,累计建成孵化载体22个、孵化面积13.2万平方米,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7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3.9、3.8个百分点。
从发展环境看,内江建立健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坚持“一站式服务”,为返乡创业项目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着力打造“最短流程、最高效率、最少环节、最低成本”的政务服务环境,努力让外来投资者投资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蓄动力
奏响对外开放“新乐章”
面对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招商环境和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新形势,要实现对外开放工作的新突破,必须坚定信心,主动作为。
目前,内江海关加快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项目聚集能力持续增强、开放合作环境不断优化,是省内一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三个城市之一,这些良好基础给外来投资者带来的吸引力必然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求,内江市将坚定不移地把投资促进作为推动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实处着力抓好投资促进工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推进开放合作,促进内江市实现借力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在引进重点产业项目上寻求突破。一方面,深入研制央企、民企、外企的行业动态和投资动向,掌握他们对配套产业、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按照“成链集群”的思路,把引进具有品牌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围绕机械汽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锁定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建立投资者信息资源数据库,做好目标企业研判,编制个性化招商方案,实现招商对象从“面”到“点”的转变,实施“一对一”精准招商。
努力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上寻求突破。按照“招大商、招好商、招强商”思路,以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主阵地,瞄准3个“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上市公司,通过“小分队突击”“高层密集拜访”“以诚招商、以情招商、以心招商”等方式,有的放矢开展精准对接,大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品牌企业和产业链构建中的关键企业,努力破解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产业项目缺乏的问题。
为成绩点赞,从实处做起。开放的内江正全力“赶考”,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激发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催生新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兰萍文/图“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母亲,这个世上最光荣的身份;母爱,这个世上最伟大的感情。但在公共场所哺育孩子,是每位妈妈面临的尴尬问题。201...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