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莉萍文/图
近日,气温越来越高,本地药店内清凉消暑类药品热销,板蓝根颗粒、夏桑菊颗粒、藿香正气液、瓶装胎菊等被摆在了显眼位置。记者走访发现,从五月下旬天气热起来后,这类清凉消暑类药品走量激增,部分药店的藿香正气液甚至卖断了货。
现象:
清凉消暑类药品迎销售高峰
7月14日,记者走访东兴区北京华联同仁堂药房了解到,近期店内的清凉消暑类药品走势向好。导购员李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清凉消暑的冲剂类、泡水类药品走量开始增加,不少市民都会储备相关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7月15日,在市中区倒湾附近的百信药业药店,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场景。
正在为附近居民拿药的导购员陈女士告诉记者,近期金银花、藿香正气液等清凉消暑类药品确实卖得不错。“最近天气热,开空调的人多了,贪凉感冒的人也多了,除了清凉消暑类药品卖得好,感冒药的需求也在上升。”陈女士说。
当天,在东兴区兴隆路附近的齐力堂8分店,来选购清凉消暑类药品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这些类别的药品最近确实卖得很好,就拿藿香正气液来说,我们每天要卖上百盒,还一度卖断了货。”该店陈姓导购说,此外,治疗感冒的药品也卖得不错。
“近期清凉消暑类药品呈现季节性热销,我们公司及时组织了货源,确保市民能买到需要的药品。”齐力堂运营部工作人员李罗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天热得比较晚,但因为市民有储备消暑药品的习惯,这类药品的销售量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当饮料、用来洗澡,消暑药品用途多
记者在同仁堂药房采访时,一位女顾客购买了一袋玄麦甘桔颗粒、一袋板蓝根冲剂。“十多块钱一袋也不贵,甜甜的,清凉又解暑,当饮料喝也不错!”这位顾客告诉记者。
在齐力堂分店,一位来买藿香正气液的妈妈告诉记者,她每年夏天都会买几盒藿香正气液备着,一来让家人可以随身携带饮用,防止中暑;二来放在孩子的洗澡水里,不仅能预防长痱子,还能防止蚊虫叮咬。“比起给孩子擦痱子粉,容易堵塞毛孔来说,藿香正气液可谓是好用不贵的‘神器\’了。”这位妈妈说,给孩子洗澡,添加十滴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家里储存的菊花、金银花、莲子芯等泡水饮用的消暑药品过期了,还能继续使用吗?
记者在药房采访时,碰到有市民前来咨询,家里有没喝完的菊花以及未开封的瓶装金银花过期了,还能不能饮用?
“最好不要饮用,不管开封与否,产品都有可能已经生虫、变质,或者效用减弱,建议市民不要再泡水饮用。”药房工作人员表示,将这些药品用来做药枕,是不错的选择。
医生:
清凉解暑药品也要对症使用
市民将清凉解暑药品喝起耍,这到底对不对?
“我觉得不行,记得以前孩子两岁多时,我买了金银花露打算给孩子饮用,儿科医生建议我,一次只能给孩子加一两滴在饮用水里,以免孩子喝多了拉肚子。”市民陈女士说。
对此,内江市中医院内科门诊的陈勇医生说,清凉解暑类药品也不能乱用,最好对症,否则易伤身。
“像菊花、麦冬、玄参、淡竹叶这些,药性平和,泡水饮用清热生津,一般体质的人可以泡来饮用;而金银花、板蓝根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炎,就不宜长期饮用,尤其对于体虚者来说,更要少饮用。”陈勇说,除了体虚的人不宜清火外,上了年纪的人,更需要的是保阳气,也不宜清火。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质该选用哪些清热解暑药品,市民可以到医院来咨询,由医生为自己配,避免喝错导致伤身。
夏季暑热耗气伤津,陈勇建议市民可以备一些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消暑药品。
“如果是需要高温作业的人,可以用藿香正气液兑水喝,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一旦人体出现较重中暑症状,这类药品就没用了,需赶快就近送医。”陈勇说,其实市民要清热消暑,常温西瓜和绿豆汤是最好的选择。
新闻推荐
“内江高新杯”创客大赛东兴区赛区初赛:创新设计精彩纷呈 5个项目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蒋金凤文/图近日,“内江高新杯”创客大赛东兴区赛区初赛在高新区高桥园区管委会一楼会议室举行。青年大学生、科技人员等各类拥有创业激情和梦想的创业团队以及早期创业企业在...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