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6-20 07:47   https://www.yybnet.net/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千里来到内江,在西林古寺上俯瞰沱江时,写下的千古佳句。

6月的甜城,青山隐隐绿树成荫,一村一品。漫步于干净整洁的村庄,徜徉在花果环绕的农家小院,一幅幅民富村美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6月的沱江,蜿蜒曲折碧波荡漾,一步一景。浸润着沱水的现代农业,沐浴着初夏时节的微风,一个个绿意充盈的乡村,让人沉醉其中。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水清岸绿、渠沟畅通、路见本色、庭院整洁。新建1205个村级垃圾站,实施乡村居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64个,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从2009年开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五清”行动为抓手,狠抓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着力改造村容村貌,通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内江市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本报记者 张小丽 文/图

“五清”行动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江实践

今年,东兴区郭北镇中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珍书多了一项工作:带领村民代表在流经该村的大清流河两岸巡查,并打捞掉落在河中的垃圾。

“河水干净了,环境也好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杨珍书说。

去年8月以来,内江市持续实施以“五清”(即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提出了“水清岸绿、渠沟通畅、路见本色、庭院整洁”的目标。

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25支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开展河渠道内外治理巡查,落实8672名农村保洁人员,新建1205个村级垃圾站,清理农田排水沟5935处,拆除路边违规标志牌1.3万余块、摊点3700个,规范农村庭院6.9万个。

内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五清”行动,是去年内江针对环保督查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出台“10+2”方案的其中一项。今年以来,“五清”行动被提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高度,得到进一步深入开展,“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应对性举措,变成了落实中央和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系统性工作。”

通过大半年来的“五清”整治,内江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河面的漂浮物和垃圾消失了,渠沟里的杂草和淤泥没有了,道路整洁通畅了,村民的院落整齐清洁了,初步达到了“水清岸绿、渠沟畅通、路见本色、庭院整洁”的目标。可以说,“五清”行动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江实践。

“三大治理”

让乡村大“变脸”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市民刘举帅一家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小青龙河边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小青龙河景观绿道建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来这里度周末,昔日散发着刺鼻气味的“臭水沟”变成了城市的生态风景。

这是内江治理城乡污水的一个缩影。2017年3月以来,内江在全市范围内谋划了一盘绿色发展的“大棋”,即运用PPP模式,全面落实污水垃圾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实现了全市所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彻底打包。

据了解,内江市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建制村环境连片整治,推广零散农户建设生活废水沼气净化工程。

2018年,内江市实施乡村居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64个,将结合农村排灌体系建设,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并综合利用;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受污染的河道、小塘坝、小水库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渠连通等集中整治,建设生态河塘,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河流生态。

除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厕所粪污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两大重点。

据了解,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内江市按照“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定了“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面落实确保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的“五个确保”部署。目前,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同时,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出台了“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的行政村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2018年,新建乡村公厕44个、改建34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对畜禽粪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建设沼气工程,鼓励和支持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大力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推广种养一体化技术,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增一减一治”

扮靓美丽乡村

作为连接内江城区和内遂高速及沿线多个乡镇的重要通道,321国道早已与内江沿途诸多乡镇融为一体。

但过去由于沿线平交路口繁多,人车不分流,这段路一度车祸频发。经过近几年的改造提升后,如今这条路已变身为双向六车道+人行道+骑行道+绿化带的景观大道。驱车行驶在这段路上,宽阔的道路上各种标志分明,周边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

一条路,提升一座城。一条路,也在展示着内江不断延伸的绿色生态廊道。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内江市开展了主要内容为“增树增绿、减排减污、环境卫生治理”的“一增一减一治”行动。在乡村进行造林绿化和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从而拓展乡村绿化空间,增加森林面积和绿量,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开展场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乡村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乡村环境更加优美。

在中心城区,以沱江内江城区段沿江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和市级公园为核心,沿路网、水系和山体由城市向农村辐射,实现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幸福美丽城市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同步进行。

在城区以外,重点开展造林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绿化成果保护等行动。2018年1—4月,完成营造林54170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8.69%。

减排减污则以城市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目前,内江市城区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环境卫生治理,持续开展“五乱”治理和“五清”专项行动,城区“垃圾乱扔”“摊点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和“工地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并狠抓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边远乡镇和公路、铁路、河道沿线的环境治理,推进了治理工作向基层、村庄和盲点死角延伸,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围绕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内江正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不再遥远,幸福触手可及!

新闻推荐

东兴区椑木镇同乐社区:居民公约+道德评议 共绘美丽文明新画卷

◇本报记者姜晓凤文/图6月19日下午,雨过天晴,蓝天白云又成为内江的美丽风景。位于东兴区椑木镇的同乐社区绿树成荫...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