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首发仪式在内江火车南站(白马)货场站举行,标志着内江通往泛东南亚的南下物流通道打开了新大门,并且从内江至东盟、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通道将实现互通。
看着首发班列从内江驶出,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林旭炯激动不已:“我们企业本来就与东盟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开行,既拓展了运输渠道,还能扩大进出口交易,让内江的优质产品直达东盟,也能让东盟的优质产品进入内江,丰富内江的产品市场。”
“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首发,是宜宾市认真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特别是南向开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有力带动内江及周边跨境贸易和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内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打开南向通道
内江借力“蓉欧+”东盟国际班列
成渝经济区与东南亚经济贸易往来源远流长,历来就有大量出口东南亚、中东的元明粉、汽车配件、三聚氢胺、陶瓷、元明粉、钛白粉等货物,同时四川及成都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主导优势产业突出,与东盟有较强的互补性,未来家电、汽车出口对南向通道的需求将进一步显现。
但目前,这些货物大多通过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等方式运往东部沿海再到东南亚地区,运输时间一般在40天以上,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无法有效体现。
从成都青白江开出的蓉欧快铁是中国首个实现每日开行的中欧班列,是开行最稳定、数量最多、运行时间最短、国际竞争力最强、最早承诺冬季不停运的中欧班列。
内江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解决客户关心的运输时效问题,搭建西南地区通往泛东南亚的快速南向通道,加强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交流合作,结合“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与“蓉欧+”国内互联互通通道建设的需求,实现“蓉欧+”东盟国际班列首次在内江加挂上货,打通内江连接东盟经济命脉的“黄金通道”,必将有力助推内江建成南向通道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南向中轴”,建成成渝城市群开放新高地。
5月28日,内江与成都港投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正式设立。内江通往泛东南亚地区南下物流通道的打开,成为了内江联系东南亚、东盟国家和地区的纽带。
每天,蓉欧快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出,途经内江火车南站,将“内江造”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东南亚、东盟国家和地区,而东南亚的水果、粮食等也可以直接通过班列运往内江。
扩大开放合作
“内江造”将直达东盟国家和地区
“过去,我们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水运,从重庆、泸州等地,经长江周转,仅一些生鲜等会用到空运。如今,‘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开行,给我们在对外贸易上拓展了一条重要的渠道。众所周知,铁路运输载货量大,且时间较水运更短,这就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林旭炯说,采用这条物流通道,比起之前通过长江航道经上海转海运的物流方式节约了7天时间。
如今,“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开行,对于内江南向开放,带动“内江造”更快、更好、更多走出国门,不断扩大“内江造”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内江打通连接欧洲和东盟的经济动脉、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提升内江区域地位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也意味着不久后,东南亚的凤梨、香蕉等水果生鲜,东盟国家的产品将通过该班列直达内江市场,满足宜宾市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促进了内江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及经济往来。
凤凰集团
向世界推介“内江造”产品
6月15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装载着内江凤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凤凰集团)生产的元明粉,前往广西钦州港,目的地为东南亚地区。
元明粉可以广泛用于造纸、玻璃、纺织、有色金属冶金、皮革等方面,是凤凰集团重要出口产品之一。“之前,凤凰集团的货物出口主要为公路-江运-海运,若遇上长江枯水期,货物运送就变得较为困难,部分订单也没法接。”凤凰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海涛说。
今年1月,凤凰集团接到了来自东南亚、越南等地的元明粉订单,但由于长江航道繁忙,货船供不应求,也就无法满足客户的到货要求,从而损失了部分订单。
“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开行,对于凤凰集团而言,是拓展欧洲市场,打通国际供销渠道的一个大好机遇。
“目前,我们新增了一条出海途径:公路-铁路-海运。”李海涛告诉记者,这条出海铁路通道,充分发挥了铁路与水路运输的优势和组合效应,优化路线,提升了运输效率,给凤凰集团提供了一条更加优质的运输路线,也帮助内江的出口企业摆脱了长江枯水期,货物运送困难的尴尬局面。
凤凰集团每年的出口额约为2000多万美金,是内江重要出口企业之一。“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作为一条方便、快捷的南向出海铁路通道,加快了凤凰集团的开放脚步,有利于凤凰集团进一步的扩大销售市场。
“更进一步来看,这是一条联系四川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枢纽,有利于凤凰集团借助‘一带一路’的辐射带动作用,把货物快速地运输到世界各地。”李海涛表示,目前,内江各个出口企业经济发展良好,在物流货运量增加的情况下,依托“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能将产品直接送达国际市场,向世界推介“内江造”产品。
内江市商务局
做好服务助力内江南向开放
据内江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内江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112.8%,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元明粉、夏布、机电产品等“内江造”产品行销东盟国家和地区,东盟正逐渐成为宜宾市最大的贸易伙伴。
“我们将全面摸清现有备案登记企业及实绩企业情况,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以进出口实务、电子商务、外贸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培训工作,培育实战能力强的外贸队伍,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出口额,提升国际竞争力。”内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内江商务系统将加强主体队伍建设,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内江通往东盟的物流通道拓展市场。
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开通为契机,将认真做好服务保障,继续做大外贸总量、推进双向投资、加强对外合作,全力促进内江对外贸易进出口再创新高。
继续加强指导服务,落实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支持企业扩大外贸市场,并推进外贸便利化改革,加快内江海关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
加快内江海关建设,进一步细化内江海关项目建设周期及部门职责,力争2018年底主体工程完工,预计2019年2月底开关运行,届时,将大幅提升内江对外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市民热议
愿更多“内江造”远销世界各地
今年60岁的邓莲芳是白马镇千子村11组人,在铁路周边生活了多年,对各种列车十分熟悉,但这列“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却让她十分激动。“这趟火车是开到国外去的,后面那几个车厢都是我们内江的产品。”邓莲芳指着蓝色车厢,自豪感油然而生。
首发当天,披挂着“‘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红色横幅的国际班列,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大家聚集在一起热议,议论着这一与众不同的铁路班列。
“现在运输的是工业产品,你说以后会不会把农产品也拉到国外去卖?”
“说不一定哦,我家种的菜以后也可以!”
“我们的产品都卖到国际上了,以后也会有更多国外的产品进入内江!”
“愿更多‘内江造’远销世界各地!”
“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
◆ 今年5月28日,内江市人民政府与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共同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内江之间“蓉欧+”国际物流通道。
◆ 6月15日,首趟途经内江火车南站、加挂内江出口产品的“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开行,标志着内江建设南向大通道、推进南向开放取得重要进展。
◆ “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在内江火车南站(白马)货场站装载内江生产的元明粉,途经广西钦州港,再转运至目的地越南。较之前通过长江水道,从上海进入海运节约7天以上的运输时间,极大减少了企业时间成本。
新闻推荐
(胡琳)“我要举报我们村的村干部,因为我们村在组长换届选举的时候有徇私舞弊、破坏选举等行为……请求严查并纠正相关...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