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春燕 文/图
自己的档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又有什么区别?毕业之际,关于“档案”的事,一直困扰着内江师范学院大四学生陶璞。近期正是学籍档案寄送的高峰期,各高校和市人才交流中心也忙于档案转递和接收方面的工作,相信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和陶璞有着一样的疑惑。
“现在找工作,大多都没有提到档案的事,所以我就只是确认档案是否寄到了存管地。”陶璞说。事实上,档案无小事,个人信息、读书经历、工作经历、党团关系等,都会被记录并保存下来,作为就业、评职、晋级晋升等的重要依据之一。6月25日,记者走进内江师范学院档案馆和内江市人才交流中心,揭开大学毕业生档案的“面纱”——
■ 毕业离校
相关学籍档案转递很重要
6月25日,记者来到内江师范学院档案馆学生档案室时,负责学生档案转递工作的老师吴敏正在核对毕业生相关信息,按照时间进度进行安排,筹备学籍档案的转递工作。据她介绍,2018年,内江师范学院有近4200份档案需要转递,预计在7月初完成这项工作。
吴敏介绍,学籍档案主要包括两部分的材料,一是高中档案材料,包括入团志愿书、高中毕业生登记表、高考报名登记表、体检表、高考志愿书等;二是大学档案材料,其中有学生登记表、学年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卡、实习鉴定表、奖处材料、入党志愿书等。
“学籍档案很重要,丢失了补办很难,所以我们原则上是采用机要或EMS邮寄的方式,避免学籍档案丢失。”吴敏说,学籍档案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就业、工作调动、出国政审、工资调整,还是入党(团)以及各项证明等的出具,都将以档案材料的政审为重要依据。而毕业生档案转递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毕业生离校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一点也不能马虎”。
档案寄出后,毕业生可以从档案馆网站进入2018届毕业生档案转递信息查询专栏,自助查询本人档案转递去向相关信息。据内江师范学院档案馆馆长罗克俭介绍,毕业生档案一般有三个去向,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上约定有档案转寄地址的,寄转档案到工作单位或是工作地人才交流中心;对于没有落实工作或者就业协议上没有约定的,档案一般寄到原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如果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或考研,可以到学校申请暂缓就业,在两年内找到工作,及时回校办理档案转移。
■ 毕业生档案
寄到后48小时即可查询
6月25日,市人才交流中心档案部工作人员正忙着录入从各地高校寄回内江的学籍档案,截至当天,已收到寄来的档案400余份。
“7月即将来临,将进入档案接收高峰期,每年这时我们都要加班加点进行档案录入。”市人才交流中心档案部负责人龚兰说,他们每年会收到寄来的档案1万多份,为了档案录入工作正常开展,今年从中心其他部门调派了人员进行档案录入,确保毕业生档案寄达后48小时之内,将学生档案信息录入内江人才网,方便学生查询档案到达情况。如确认档案已到达中心,暂不需要办理档案调转的毕业生,即已完成网上报到,可不必到人才交流中心现场报到。
“内江市师范专业的学生档案是寄到市教育局保管,非师范专业则是寄到市人才交流中心。”据市人才交流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部长刘果介绍,自2015年1月1日起,寄来的档案实行免费保管,此外,人才交流中心还对档案进行了科学分区,合理进行放置,目前,档案容量可达到30万份。
■ 答疑释惑——
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有何区别?
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记者从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毕业生的“学籍档案”主要是记录了学生学习方面的经历,如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家庭情况、奖惩情况等,而人事档案则在学籍档案基础上增加了工作经历等信息。
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报到证,并由学校将档案转至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者是委托代理的人才服务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就成为了人事档案。
新闻推荐
内江经开区交通镇晨光村: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将“创国卫”工作落到实处
◇全媒体记者冯堃孙慧娟文/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能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居民...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