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拍摄《阿西里西》MV
今年以来,内江市中区围绕新时代内江总体发展思路及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重点工作。
按照内江“一个总体取向、两个走在前列、三大攻坚战、四个着力、五大保障”的“12345”总体发展思路,市中区决策者们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坐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建设成渝经济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是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厚植经济发展根基,突出科技创新关键,全面打造具有内江市中区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内江市中区以培育新动能为抓手,大力扶持壮大柴油机、数控机床、矿山机械等产业,做大做强摇臂、板簧和高精密齿轮夹具等特色装备产品;加快推进荣海(内江)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改造提升维生素D2等传统医药企业;积极开发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功能混凝土制品,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及白马燃机发电项目;深入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加快促成中国移动西部第二云计算中心落户。截至目前,已培育“四新一大”企业27户,产业实现产值21.45亿元,增长22.9%。
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紧抓“个转企、小升规、主辅分离”等工作,积极帮扶德天力、恒世达建材、富国电力等企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累计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5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新增工商登记注册企业26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户。
加快产业承载平台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与承接环境,增强通过产业链吸引并锁牢转移企业的能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为此,内江市中区结合实际用好用足马鞍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推进乐贤工业集中区“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和白马工业园区建设,白马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区新增承载面积500亩,建成投产5户,在建3户;与香港新华集团成功签约“内江高铁金融中心”,加快推进现代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推进内江现代综合物流港白马物流园区建设,启动渤商物流园二期项目,目前,车辆综合检测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已完成建设并开始营运。
不仅如此,内江市中区还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抓手,紧扣“搭平台、聚优势、育产业、强品牌”电商发展思路,持续用力推进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使之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8年1-9月,全区主要电商交易额达7.9亿元。
建设南向
开放“桥头堡”
内江市中区围绕“新态势”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辖区区域优势,着力构建以南向拓展为主的开放格局。
打通开放大通道。构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加快铁路枢纽中心、区域快速路网、“四好农村路”等建设。目前,川南城际铁路(市中区段)城区范围内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三元站、白马西站已完成规划设计及站房调整。内江绕城高速市中区段有序推进,通用机场项目正在选址设计,沱江航道(白马至自贡牛佛段)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研判。
推进开放大合作。承接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梳理配套成渝机械制造、环保建材、特色农产品以及乡村休闲旅游等对接清单65个。开通“蓉欧+”东盟国际班列,以融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建设为契机,加大与成都东进、渝西、粤港澳大湾区配套服务承接力度,构建以南向拓展为主的开放格局。
精准开展大招商。实行领导带头招商联系促进重大项目、项目评审和落地会商机制,用活“1+N”投资促进政策。截至目前,已开展“走出去”33次,对接、拜访企业近60户,达成投资合作意向20余个,引进碧桂园、新城控股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20个,累积完成到位市外资金43.57亿元。
推动乡村
振兴的新举措
今年8月23日,内江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与市中区竹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市中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签订联营合同,内江市中区竹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290.16万元联营价格,正式取得了11.54亩联营土地40年的使用权。这标志着内江市中区首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功入市流转,该区探索农村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这只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内江市中区已新发展柑橘4300亩、雷竹1000亩、特种水产1960亩、稻田综合种养1660亩,完工“100万头内江黑猪”家庭农场8个;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2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38个;建成场镇污水处理厂3个、人工生态湿地12个以及农村垃圾房720个、可利用垃圾回收站点80个;实施县乡道大中修132.2公里,改建通村通组公路106.8公里,白方路、潘万路、永拥路、白朝路凤全段县道骨干线路已完成黑化提升;并大力推广“三化”、“三换”模式,优化“五股分配”等模式,采取自主经营、入股联营、租赁经营等,实现新增集体经济收入75余万元。
值得一提是,今年以来,内江市中区立足本区农业丘区实际,围绕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城乡产业融合示范区目标,加快编制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扎实推进“五个振兴”,抓好“十二件事”,深入实施“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351”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走出具有市中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民生改善
凸显脉脉温情
内江市中区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聚焦脱贫目标任务,夯实稳定脱贫基础,2018年拟退出的朝阳镇回龙桥村等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全部达标,5个村办公阵地、2个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室全部开工建设,592户1659名计划脱贫人口已全部达标。
内江市中区还全力推进“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全面开展“十有行动”。今年8月底,总投资5700万元的内江一小城南校区实现招生,在扩充城南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旧城区部分小学“大班额”现象。内江四小、十一中、白马中心校等一批新(扩)建项目正有序推进,建成省级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7所、市级7所。加快推进区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精神专科病区建设,新建6个村级卫生室,全力解决广大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今年,内江市中区还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就业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1—9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52人,同比增加6.82%;提供保障性住房652套,保障住房困难家庭771户,支出城乡低保资金3476.17万元。
◎内江日报记者 李乐
新闻推荐
(记者钟雨君)为充分发挥纪检组执纪监督、作风督查职能作用,促使干部职工加强党章、党规学习,促进工作作风转变,近日,东兴区司法...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